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科学普及的独特作用
第03版: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上一版 下一版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科学普及的独特作用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12 月 1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科学普及的独特作用

牛杰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学习宣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

  怎样学习好、宣传和贯彻落实好党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怎样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市委相关的决策部署落实到科协系统实际工作中,真正在新时代科普实践中发挥党的二十大精神思想引领、精神推动、实践遵循和行动指南的巨大作用,是我们每一名从事科学技术普及的同志都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做到五个“牢牢把握”,在参加二十届中央政治局首次集体学习强调,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在全面学习上下功夫,要在全面把握上下功夫,要在全面落实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指示,为我们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下面,我就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三部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中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学习情况,结合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的思考,在把握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本质要求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的基础上,再结合从事的科普工作,谈谈怎样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好科学普及的独特作用。

  一、坚持科普工作的群众性,在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科学普及作用

  “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这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关于规模大的描述,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的确,单就人口这一因素看,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实践中,我们也应该看到,巨大的人口规模,意味着更广阔的生存空间、更丰富的人才资源,只要每个人勤勉奋斗、积极作为,就能汇聚起更大的的磅礴伟力。联系到我所从事的科学科普事业,就提升全民科学素养这项工作而言,要如期达到2025年重庆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继续保持西部领先的目标要求,同样是任务艰巨、情况复杂,面对规模巨大的3200多万社会群体,任务充满了挑战性。要高标准完成好这项工作,就必须提高群众性工作意识,增强群众性工作思维,拓展群众性工作方法,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紧紧围绕服务五大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实施五项提升行动,不断强化科学素质建设的针对性、有效性,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科普多样性、精准性和信息化需求。只有全市公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升,才能让更多的人有能力分享新时代赋予的追梦圆梦的机会,进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

  二、坚持科普工作的普惠性,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科学普及作用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防止两极分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内容,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更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时代强音。在未来发展的新征程上,我们仍将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仍将面临着区域、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等问题,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路还很长。坚持用共同富裕的理论指导新时代的科普工作,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坚持以公平普惠原则推动科普资源供给改革,这一点对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为一体的重庆尤为重要。这些年,我们在科普资源的供给上,在两群地区尤其是国家重点帮扶县、市级重点帮扶镇在基层科普行动计划资金项目、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方案项目等方面给予了政策倾斜,收到了良好效果,同时我们应当看到,以公平普惠原则推动科普资源向两群地区倾斜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必须长久坚持。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通过实用科普产品、科普服务和组织科技下乡等科普活动的开展,引导优质科普资源向基层下沉,助力乡村形成崇尚科学的风尚,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事业发展。

  三、坚持科普工作的科学性,在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发挥科学普及作用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内容,充分说明了没有物质文明,谈不上现代化,只有物质文明而没有精神文明,也不是完整的现代化。新征程上,要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崭新的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普及工作是以围绕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为核心内容的科学技术普及实践工作,其本质目的就是以促进人的科学素质提升进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具体的科学普及工作实践中,我们要坚持把科学精神的普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让更多的公民在增长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的同时,不断丰富科学思想、强化科学精神。要坚持用科学家精神的宣传带动科学精神的普及,通过传承和弘扬老一辈科学家优秀品质,深入挖掘精神内涵,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自觉践行科学精神、弘扬科学家精神。要注重把科学普及实践活动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等社会主义文化活动有效结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坚持科普工作的向善性,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发挥科学普及作用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在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基础上,实现绿色发展。人类发展走过许多曲折的道路,曾经为了快速发展,采取野蛮无序的发展方式,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不惜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这样的发展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们要走民族发展的永续之路,就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科普工作像科研工作一样,强调向善性,要求和谐共生,这些年,我们在积极推进绿色科普,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上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我们联合市委宣传部、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出台《关于广泛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科普宣传的意见》,积极推进“3060”工作,在“科普重庆”上开设了专题的网页,开展了一系列的网上网下碳达峰碳中和科普宣传活动,编写出版了《碳达峰、碳中和知多少》科普图书,为碳达峰碳中和有关政策和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推动全社会形成参与碳达峰碳中和普遍共识发挥了显著作用。

  五、坚持科普工作的开放性,在实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发挥科学普及作用

  “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内容,充分说明了中国式现代化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决摒弃传统大国崛起发展实现现代化的老路。“我们要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这是我们在崛起中对外发出的声音。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同时,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化。应对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公共卫生等全球性问题,亟须形成国际科技治理的共识,这就需要科学普及更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深化科技人文交流,推动文明互鉴,学习借鉴更多的国际先进经验,并向世界分享更多的中国科技成果,在应对全球性挑战中贡献更多“中国智慧”,更好地服务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时代赋予科学科普工作的历史使命。重庆虽地处内陆,但我们对外开放的认识很深,决心很大,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一直都是我们坚持的目标。这些年,市科协坚持把开展“一带一路”青少年国际科普交流、推动学会和人员加入国际科普组织、策划组织国际科普活动等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取得了一定成绩。未来,我们要在加强国际间科普交流合作,健全国际科普交流机制,拓宽科技人文交流渠道,实施国际科学传播行动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做出应有的贡献。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这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我们党立志复兴伟业的使命担当,展现了我们党引领时代的大担当、不负人民的大情怀、兼济天下的大格局。宏伟蓝图,催人奋进,党的二十大激发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夺取新胜利的豪情壮志,我将一如既往地紧紧围绕建设科普新格局的目标,坚持以满足群众多样性的科普文化需求为导向,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助推新时代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开启与党和国家同频、与时代共振、与全民同行的科普事业新征程!

  (作者系重庆市科协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