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冉罗楠)近日,记者在巫溪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见到,白色塑料棚里整齐地排列着马铃薯苗,刚长出的绿色小芽十分可爱。
“巫溪的马铃薯闻名全国,得益于技术人员对马铃薯的脱毒培育。”巫溪县马铃薯种薯脱毒繁育中心负责人梁峰铭说。
当天,正好赶上一场马铃薯种植技术培训会。参加培训的村民谢菊珍全神贯注地端详着这些已经抽出了嫩芽的马铃薯苗,她惊讶地表示,原来这些薯苗,需要经过一年多精心培育,才能成为优良种薯供农户栽种。
巫溪地处渝陕鄂三省市交界处,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农业人口有36万人。如何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是摆在巫溪县科协面前的一大难题。
“巫溪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是科协组织的重要责任。”巫溪县科协主席金庆武说。
几年来,巫溪县科协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除了开展马铃薯种植技术的专业知识培训,他们还在上磺片区举办了为期15天的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学员包括农业产业经营者、合作社负责人、农企从业者、新农人等。在培训班上,学员不仅学到了马铃薯种植技术,还学到了农产品的营销推广策略。
除此之外,巫溪县科协还将科普宣传工作渗透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科技志愿者通过“食品安全进社区”活动,在社区内张贴海报、发放食品安全宣传单、现场解答疑问等方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小区居民科普食品安全,积极为小区居民讲解食品安全、保健品虚假宣传系列科普等知识。
食品安全进社区志愿者李海燕表示,通过开展“汲取科普养分,恪守舌尖底线”为主题的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活动,对普及居民食品安全知识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全国地方科协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中,我们以提高农民科学素养为突破口,加大对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从而推动了试点工作的进行。”金庆武说。
目前,巫溪县播种马铃薯面积达38万亩,年产鲜薯50余万吨。而今,马铃薯成为巫溪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