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在自然界中,有一种叫作白颈蜂鸟的鸟类,其中的一些雌鸟个体,竟然也会像木兰一样“女扮男装”,难道它们也有“保卫领地”的重任吗?
蜂鸟中的“花木兰”
在自然界中,许多鸟类的雄性和雌性个体之间都存在很明显的差异,比如大家熟悉的孔雀、鸳鸯,这在生物学上被称为性二态,或者说是两性异形。一般来说,在鸟类中,雄性会拥有更加艳丽的羽毛和华丽的外表,而雌性则看起来相对普通,不那么引人注意,但在一些蜂鸟中却并非如此。
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生活着一种叫作白颈蜂鸟的鸟类,和大多数鸟类一样,白颈蜂鸟的雄鸟和雌鸟在外观上有着很大的差异。雄性白颈蜂鸟的头部到颈部有着闪闪发光的、艳丽的蓝宝石色羽毛,不仅如此,雄鸟的翅膀还呈现出彩虹般的蓝绿色,这与它们雪白的下半身和尾巴形成鲜明对比;相比于雄鸟,大多数雌性白颈蜂鸟看起来略显普通,全身都是“单调”的橄榄绿色羽毛。
但不全是这样。在巴拿马研究白颈蜂鸟的研究人员注意到,在2015年到2019年,他们捕获的120多只雌性蜂鸟中,有近30%的羽毛看起来像雄性。
为了避免被打扰雌性蜂鸟选择“女扮男装”
对鸟类中常见的性二态现象,简单来说就是,拥有好看外表的雄鸟更容易得到异性的青睐,继而可以提高交配的成功率。
在野外,雄性白颈蜂鸟会频繁地追逐雌性,研究人员为了了解“女扮男装”是否会增加雌鸟被雄鸟追逐的概率,在一些蜂鸟(包括一些像雄性的雌性)的身上安装了电子追踪器。通过大量的观察,科学家们发现,普通雌鸟被雄鸟追踪的频率是“女扮男装”雌鸟的10倍以上。
雌鸟让自己看起来和雄鸟一样并不是为了从同伴中脱颖而出,而是为了避免被同类打扰。在发现雌鸟“女扮男装”不是性选择的结果后,科学家们将目光转向了资源竞争。在自然界中,雄性一般都更加强壮,也更有机会获得更多的资源,比如食物。因此,他们推测雌鸟长得像雄鸟是为了能在进食时不被打扰。
为了验证这个解释的可能性,科学家们设置了28个喂食器,并在喂食器上安装了三种假的白颈蜂鸟,分别是单调的雌鸟,艳丽的雌鸟和雄鸟。他们观察了前来觅食的蜂鸟和这些假鸟之间的互动,结果表明,前来觅食的蜂鸟们对这些占据了喂食器的“同类”并不客气,会撞击或者啄这些假鸟,其中普通的雌鸟遭到的攻击是最多的。不仅如此,科学家们通过观察发现,相比于有着艳丽外表的雌鸟,普通的雌鸟更容易被其他同类从喂食器上赶走。也就是说,对于雌性白颈蜂鸟而言,艳丽的外表可以帮助其减少来自同类和其他蜂鸟的骚扰。
雌性蜂鸟模仿的只是外表
白颈蜂鸟的雄性具有很强的领地行为,它们会将其他同类从领地中赶走,捍卫自己的主权,故而它们体形更大,飞行能力和爆发力比雌鸟更强。在又一次的实验之后,科学家发现那些看起来像雄鸟的雌鸟,只学到了雄鸟的外观,并没有拥有雄鸟的飞行能力和领地行为。
在还是幼鸟时,雄性和雌性的白颈蜂鸟有着一般的长相,但是在成长过程中,雄鸟都长成了自己该有的模样,有20%的雌鸟选择了模仿雄鸟的模样,但这种模仿只是学到雄鸟的外观,并未影响雌鸟的行为特性。
这种改变会让雌鸟从中获益,获得更多的食物资源,但同时也会减少它们交配的概率。
至于那80%的雌鸟为什么不选择艳丽的羽毛,而是让自己看起来平平无奇,其实也不难理解。从雌性的角度来看,雌鸟一般要肩负育雏的重任,低调的外表可以减少它们被天敌发现的可能,提高生存的概率。
毕竟,艳丽的羽毛不仅保养起来费力,而且也很危险。在吃饱和活下去之间,雌鸟们有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