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发布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简介》(以下简称新版简介),新版简介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展现职业教育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的最新成果,覆盖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全部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的1349个专业。其中,中等职业教育358个,高等职业教育专科744个,高等职业教育本科247个。
新版简介变化的背后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系统阐释专业内涵 内容更加简洁明了
“整体架构体现职普融通,专业内涵适应行业变革,内容力求简洁明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杨欣斌如是总结新版简介的变化。
新版简介是介绍专业基本信息与人才培养核心要素的标准文本。此前,中职、高职专科专业简介是分别根据2010年修订的中职专业目录、2015年修订的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编制的。2021年,教育部发布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以下简称新版目录),一体化设计了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专业体系,并通过新增、更名、合并、撤销等方式,专业总体调整幅度超过60%。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表示,作为专业目录更新的工作延伸,迫切需要根据新版目录并通过新版简介的形式对专业内涵进行全面、系统、权威的阐释。
新版简介更准确 职业规划更清晰
“新版简介是受教育者选择专业以及用人单位选择毕业生的重要参考资料。”杨欣斌认为,新版简介更加简明、规范,为社会、用人单位、家长、学生等各方提供了准确的专业基本信息,方便各方快速了解相关专业。
杨欣斌分析说,从内容上来看,新版简介主要有以下显著变化:将原“就业面向”调整为“职业面向”,更加明确本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将原“职业能力要求”和“主要职业能力”调整为“主要专业能力要求”,按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需求,更加突出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出的主要专业能力要求。
“看似细微的措辞变化其实体现着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目标,”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宋凯解释说,“旧版简介介绍了学生毕业后可以去哪里上班,新版简介则是告诉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哪个行业,需要什么样的能力,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宋凯认为,新版简介从职业面向、主要专业能力要求、主要专业课程与实习实训、职业类证书举例等方面进行优化调整,调整的力度很大,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就能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另一方面也要求职业院校注重提升学生的现场研发能力、职业发展能力,这些能力正是行业发展所急需的。
宋凯坦言,在“双碳”目标愿景的牵引下,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对有色金属行业来说,正在不断探索金属的循环开发,特别重视环保问题,掌握相关技能的人才缺口特别大。新版简介前瞻布局培养学生掌握数字技能、绿色技能等未来职业能力,契合就业结构调整需求,使职业教育专业能更好地适应、支撑、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体现职普融通理念 明确学生成长通道
“新版简介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变革,对专业内涵的一次全面升级”,谈及新版简介的影响,杨欣斌表示将为职业院校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基本遵循。同时,新版简介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一体化的体系架构也体现了职普融通理念,明确了学生选择成长通道,为学生继续深造时选择专业提供了参考。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总督学池云霞认为,新版简介匹配新技术和产业变革需要,对接职业岗位场景,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更新课程体系,升级专业内涵,淡化学科教育色彩,将会推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侧改革。此外,在纵向贯通中,明确了层次内涵,明确为什么样的企业和岗位培养人的问题,如面向的职业岗位不同,职业领域典型工作任务的复杂程度不同,毕业生解决职业领域工作内容要求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不同,也为实现职业教育贯通融通培养,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打开了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