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中的经历其实特别多,包括教育背景、实习经历、校内经历、比赛经历、项目经历、实践经历、科研经历,都属于经历部分。必须呈现在简历上的经历主要是教育背景+其他任何一种或多种类型的经历。不同的经历,建议放在不同的模块呈现,比如教育背景单独作为一个模块,校内的社团学生会经历是一个模块,校外的实习经历是一个模块,不建议把一堆经历混在一起呈现,会给人一种逻辑不太清晰的感觉。
经历的排序问题。同一个经历模块下,一般建议按照时间倒叙的顺序来排列。先放最近发生的经历,因为这是最能代表你当下能力的。并且根据阅读者的习惯,HR看简历的第一眼往往是先看教育背景,然后就是教育背景下面的内容。所以,在各个经历模块的排序上,紧随个人信息后面的就是教育背景,接着是实习经历、校内经历、比赛经历、项目经历、实践经历、科研经历等,具体先放哪一个,取决于哪段经历和求职意向的匹配度高,哪个经历更能证明你具备岗位需要的能力,就把哪段经历放在教育背景的下面。
经历不一定需要“高大上”。我们在求职的时候一定明确一个观点,企业招聘是找与这个岗位最匹配或最具备潜质的员工,而不是找一个最优秀的毕业生。所以,经历不是一定要“高大上”,但经历一定要与岗位有关联。
如果有一些“高大上”的经历,但和目标岗位关联度不高,也可以为简历锦上添花。也就是说如果简历本身和岗位已经高匹配了,在此基础上,有一些额外“高大上”的经历是能加分的。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