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许佳(右)做客“作家榜签售会”。(受访者供图) |
本报讯 (通讯员 姜雅娟)眼中有光,观察敏锐,语言生动……这是作家许佳给很多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从事儿童文学启蒙与写作教育的许佳,16岁便开始长篇小说创作,18岁加入上海作家协会,多年来,她已陪伴200多名孩子完成了近1500篇文章。近日,许佳携全新译作《傲慢与偏见》现身上海闵行莘庄和作家榜母公司大星文化联合举办的“作家榜签售会”,现场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并传授“如何让孩子写出好作文”的“妙方”。
如何写出自己的真故事
想把自己的故事写出来,如何开启第一步呢?
许佳表示,对于写作爱好者来说,要站在读者角度用读者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作品。这说起来简单,其实我看到很多练习写作的人会忘了这一点,尤其在起步阶段。
许佳指出,有很大一部分的练习者,写作时并没有站在读者角度。他们写,是完全写给自己看的,不考虑别的人。“我相信,大多数在尝试写作的人,都是渴望读者的。哪怕卡夫卡,说我死了要把我的作品销毁,他写的时候,还是在头脑中装着读者的。”
要写自己的人生故事,哪些该详写,哪些该略写,哪些不写,如何取舍呢?许佳从自己的写作经验出发,告诉大家“可以从人生当中比较华彩、转折的地方取材,可以是一个人、一个地方、一段难忘的回忆。比如我的求学生涯,我的家庭生活,我的重大改变……
许佳认为,短篇写作对于新手比较友好,会降低难度,熟练后转为长篇写作,许佳推荐读者参考鲁迅的《朝花夕拾》,以短篇的形式编写自己的故事。
如何做好孩子的领读者
阅读对于写作大有裨益,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领读者,那么家长如何引导孩子阅读呢?每一个孩子都有好奇的天性,领读者的目的就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自发地去阅读。
许佳认为,家长可以在家里多放一些书,营造读书环境。许佳与文字的不解之缘,得益于小时候耳濡目染。许佳父亲曾在新华书店工作,库房里面一排排书籍,一阵阵墨香,构成了许佳难忘的童年画面。
“另外就是要多和孩子聊聊天。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从多方面引导孩子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在阅读过程中,孩子提出问题,家长可以给出很好的回应。家长解答不了时,可以引导孩子进行思考和探索。挑选图书时,问问孩子为什么喜欢这本书,要尊重孩子的意见。”许佳说,读完多少名著并不重要,读书也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只有正视阅读的娱乐功能,家长才能在阅读这件事上跟孩子站在一起。
如何不干扰孩子的写作
许佳曾经在火车上看到一个小朋友给爸爸打电话。他一直问爸爸:下面应该怎么写?许佳对此惋惜:“这个小朋友已经没有办法靠自己的力量去写,也没有办法独自构思文章。在写作上,他彻底依赖别人,也不觉得这写的是自己的文章。”
许佳说:“家长可以启发孩子写文章,但启发应该是在他写作之前或者之后,而不应该在他写作的过程中。在过程中那不叫启发,叫干扰。有的孩子习惯了这种干扰,已经不知道正常的写作状态是什么样了。”
有读者问,要怎么启发孩子呢?许佳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心得:“对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方法。对那些天生愿意笔头表达的,那没什么问题,不多说。另一种是天生爱说,心直口快,却不想写。对于这种孩子可以事先就几个关键的点跟他交流,然后放手让他去写。”
许佳表示,对于性格谨慎、开口难的孩子,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可以先讲讲自己,比如我最大的爱好是什么,或者我最近有一件非常倒霉的事情是什么,自己先说出来,引起孩子的共鸣和同感。有时候也会碰到这种情况,等你说完他还是不想说,那就允许他自己去想,这种情况下,如果给他一定的时间,他最后也会给你惊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