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防空洞里走出来的科普队伍发挥专业优势 助力科学素养提升
第06版:典赞·2022科普重庆年度科普人物(团队)
上一版 下一版  
从防空洞里走出来的科普队伍
发挥专业优势 助力科学素养提升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10 月 2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市人民防空科普宣教团:
从防空洞里走出来的科普队伍

本报记者 冉罗楠

  科普宣教团成员。     受访者供图

  单位名片>>>

  重庆市人民防空科普宣教团成立于2021年,主要承担重庆市人民防空宣传教育馆的讲解和旅客接待任务,同时还负责人民防空公益讲解。目前,宣教团成员有胡小奇、刘燕、刘晨叶、安思嘉、何双、杨阳、赵婧亦、邹安楠、段天骄、葛星等专职科普工作人员,成员先后获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全国十佳科普使者、重庆市十佳科普使者称号等。

  2021年6月23日,重庆市人民防空宣传教育馆(以下简称宣教馆)在渝中区虎头岩公园正式开馆。宣教馆充分整合现有展陈资源,利用现代科技,把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性融为一体,成为重庆宣传人民防空的重要阵地。

  “如何更好地发挥宣教馆的科普作用,让参观者看得懂、听得懂,好的讲解是重要的环节。”重庆市人民防空宣传教育中心一级主任科员胡小奇说,在这一背景下,重庆市人民防空科普宣教团(以下简称科普宣教团)随之组建。

  科普宣教团的成员,由市人民防空宣传教育中心专员组成。他们除担任宣教馆日常的讲解任务外,还负责馆外与人民防空有关的科普工作。

  “重庆是一座英雄的城市,防空洞在革命战争年代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这座英雄的城市,随处可见抗战时期所修建的防空洞。”科普宣教团讲解员刘晨叶介绍,为充分利用防空洞的红色革命教育功能,我市人防办实施了“山城洞天”人防工程服务民生专项行动,对防空洞进行了“一洞一策”提档升级。而今,以人防史话、人防科普、重庆人防等为主题的宣教馆,正日益发挥教育和科普功能作用。

  “我们科普宣教团成员,每天按照来馆参观的人流量,适时调整公益讲解频次。比如,节假日、重要活动期间,公益讲解由每天4场增加至6场。”科普宣教团成员邹安楠说。

  自去年6月新馆开馆以来,宣教馆共接待150多个团队、5万多名参观人员。

  “我觉得人防科普馆做得很好,馆内不仅有各种科普展览,工作人员还会热情地给我们讲解,让这些‘冷冰冰’的展览变得生动活泼,能够很好地提高市民的思想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增强人防观念和安全意识。”李女士在参观完宣教馆后如是评价。

  针对不同节日特点,开展相关特色主题活动,是科普宣教团开展科普活动的一大特色。

  “将科普宣教与宣教馆的展览融合起来,科普宣教团还会针对不同节日特点,开展各类特色主题活动,将科普与民俗特色相结合,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胡小奇说。

  近年来,科普宣教团“虎头岩上扬虎威·人防知识灯谜会”“童心向党·强国有我”等主题活动,让原本枯燥无味的科普宣传,变成了一场场生动有趣、创意十足的科普游戏,同时还能够让家长同孩子一道运动、思考、学习。

  与此同时,科普宣教团还把普及人防知识以及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等融入其中,他们自编自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人防快板书,以创新的表演形式将党的理论和人防知识相结合,更好地向老百姓宣传党政国策以及人防知识,实现了高效传播,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他们前往新桥小学、双碑小学、重庆大学、重庆电讯职业学院、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等十余所学校开展人防知识宣传,培养学生从小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和对突发事件的避险能力。他们深入自力巷社区、枇杷山正街社区、二府衙社区、大堰社区等地举办安全知识大讲堂,为居民讲解地震逃生、电梯应急、火场自救、传销陷阱等与居民切身利益相关的知识。他们跟随“科普大篷车渝州行”,先后走进涪陵、潼南、江津、永川、合川、垫江、秀山、黔江等地,通过现场讲解示范、体验互动,让人民防空、医疗急救知识深入人心,辐射人数达48000多人。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