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强玻璃公司冷端生产线。(受访者供图) |
 |
最强玻璃公司研发人员在工作中。(受访者供图)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10月17日早上8点,位于两江新区水土新城的重庆鑫景特种玻璃公司(以下简称鑫景特玻),工人开始换班。四处悬挂的写着“战险阻、强研发,献礼二十大”的巨大横幅,让整个工厂显得格外喜庆。
这里的生产昼夜不停。生产线上,一片片玻璃依次下线。这些玻璃看似与普通玻璃并无两样,却以“昆仑”命名,昭示着它的不凡——在瑞士权威机构SGS的测试中,昆仑玻璃获得全球首个五星级耐摔认证。换句话说,这家重庆企业,造出了全世界强度最高的电子玻璃(即用作电子屏幕盖板的玻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鑫景特玻的成功,正是过去10年重庆通过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动写照。
华为手机“摔不烂”的秘密:
一片玻璃含有上亿亿颗晶体
上个月,华为发布了Mate50系列手机。消费者惊奇地发现:这是一款“摔不烂”的手机。测试中,手机从4.2米高处数次自由落体,竟然毫发无损!
手机上,屏幕玻璃往往是最脆弱的,其强度是整机抗跌耐摔性能的关键。Mate50系列手机采用的昆仑玻璃,厚度却仅有约半毫米。
“这是因为,一片不足7英寸的昆仑玻璃,内部充满了上亿亿颗晶体。”鑫景特玻首席科学家、国家特种玻璃重点实验室主任姜宏解释说,晶体可以阻断裂纹的扩散。当一块玻璃绝大部分都是纳米级晶体,裂纹就“无路可走”了。
生产出这样一块“摔不烂”的玻璃,背后的意义可不一般。姜宏介绍,90%的盖板电子玻璃在中国进行深加工,但美欧发达国家掌握着盖板电子玻璃的核心技术,占据着全球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鑫景特玻打破了国外对中国高端电子盖板玻璃的技术封锁,实现了进口替代,彻底解决了盖板玻璃“卡脖子”问题。
事实上,在产品性能上实现“超车”,鑫景特玻并不是第一次。2020年,该企业推出一款名为“秦岭”的锂铝硅特种玻璃,测试数据显示,其强度比国外某玻璃巨头企业在2020年发布的锂铝硅玻璃高出10%。
目前,鑫景特玻生产的高铝硅特种玻璃、锂铝硅特种玻璃、透明纳米微晶玻璃,不仅成功应用在国产高端旗舰手机屏幕上,还广泛应用于航空、高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从轻舞飞扬到筚路蓝缕:
步履艰难的科技创造之路
“中国人必须要造出自己的高端玻璃!”这是2014年,鑫景特玻创始人白一波与姜宏初次相遇时达成的共识。
那一年,在重庆企业界颇有名气的白一波,将产业转型的目光投向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彼时,姜宏牵头的两个特种玻璃国家级科研项目刚刚完成,相关成果正亟需走出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两人一拍即合。当年7月,鑫景特玻注册成立。公司一边建厂房、安装设备,一边加大科研成果落地力度。回忆起那段信心满满的日子,白一波用“轻舞飞扬”来形容他的心情。
然而,“轻舞飞扬”的好日子没有持续多久,鑫景特玻就遭遇了产业化的筚路蓝缕。
公司第一款产品高铝硅玻璃,需要将玻璃中的含铝量提升至18%以上,以此来提高玻璃强度和抗冲击性能。当时,国外垄断了铝硅玻璃制造的溢流法工艺专利,鑫景特玻只能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薄浮法成型工艺。
但这样一来,熔炼温度就需要提高到1650摄氏度以上,而一般的熔炉最高只能实现1600摄氏度高温。
50摄氏度的提升,在实验室可以轻松实现,但要量产,必须进行耐火材料和燃烧系统的改造和以及成型工艺的优化。反复改造反复优化,一直到2019年,高铝硅玻璃才成功量产。
然而,市场风云变幻,产品不断迭代。当这款好不容易生产出来的玻璃进入市场时,已然成为“古董”,无人问津。这意味着,公司前期投入的10多亿元,相当于打了水漂。那是一段怎样不堪的日子?面对记者的采访,白一波沉默良久感叹到“太难了!”他举例说,由于缺钱,为了保证最基本的周转资金,他们甚至舍不得提前购置备用零件,只能等到用坏了再买来换。由此耽误的研发进度,大家就加班加点赶回来。
硕果累累的创新有源头:
国家支持加上企业家精神
创新路上,坎坷何其多。对于当时陷入困境的鑫景特玻而言,尤其如是。成立至今,这家企业每年的研发费用超过1亿元。若是再算上固定资产等投入,鑫景特玻在约8年的时间里,“烧”光了整整19亿元。
国家的支持,帮助鑫景特玻翻越了“融资的高山”。近年来,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断提升。
白一波说,鑫景特玻就是这种新型举国体制的受益者,公司先后获得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庆市经济信息委、重庆市科技局、两江新区、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峡担保集团等单位的补助资金或低息贷款,合计高达7.38亿元。
“国家的支持,对于企业家树立信心极其重要。企业家的目标决不能是躺平享受,而要思考如何为国家创造价值。中国人必须要能造自己的高端玻璃,这是公司认定并敢于为之投入的目标,即使将来失败了,就当是为后来的人开了个头”,白一波表示。
国家支持加上企业家精神,促动白一波近乎偏执地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抵押的钱“烧”光了,他就四处寻找战略投资,甚至卖出自己的股份,用股份吸引资金、人才和产业链伙伴。截至今年10月,白一波在鑫景特玻的占股,从最多时候的90%,已降至50%以下,近乎“腰斩”。
也正是通过分享股权,鑫景特玻从天南海北吸引来一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凭此,该企业积累了200多项专利,其中约80%是发明专利,并在2020年先后实现秦岭玻璃和昆仑玻璃的量产。
“未来,公司将扎根实体经济,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白一波告诉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这令他倍感振奋。目前,鑫景特玻正与华为共同筹建“2025特种玻璃联合实验室”,将致力于在特种玻璃领域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