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畜牧养殖新天地探索五彩昆虫王国
第06版:典赞·2022科普重庆年度科普人物(团队)
上一版 下一版  
开拓畜牧养殖新天地
探索五彩昆虫王国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10 月 1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陈斌:
探索五彩昆虫王国

本报记者 刘代荣

  陈斌(左一)在重庆科技馆作报告后给学生签名。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人物名片>>>

  陈斌,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英国知山大学客座教授,媒介昆虫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主任,重庆市昆虫科普基地负责人,重庆市首席科学传播专家,重庆市昆虫学会理事长,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昆虫学、分子生物学和有害生物控制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联合国IAEA项目,美国NIH项目、英国Wellcome Trust基金等科研项目70余项。发表科学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22部,获准专利15项,获农业农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重庆市自然科学二等奖等科学技术奖6项。

  去年底,一封远方的来信送到了重庆师范大学陈斌教授的手中,祝贺他正式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我从小就热爱自然,热爱生物,尤其是昆虫。”陈斌兴奋地说。这次当选,是对他在昆虫学研究领域学术成果的认可和肯定。

  多年来,陈斌坚守初心,孜孜不倦,潜心钻研,在昆虫学、分子生物学和有害生物控制领域的科研不断突破和创新,书写了一位科学家在昆虫学领域的绚丽篇章。

  1979年,陈斌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在大学里,我得到了恩师蒋书楠教授的悉心培养和耐心教导,获得植物保护专业农学学士、昆虫学专业农学硕士和理学博士学位。从那时起,我更加爱上了昆虫学,立志把此生贡献给昆虫学事业。”提及当年在西南大学学习时的情景,陈斌至今记忆犹新。

  陈斌介绍,全世界的昆虫可能有1000万种,但目前被人类已知的大约仅有100万种。对于科学家而言,昆虫的世界,依然存在着很多未解之谜。

  为了破解昆虫的奥秘,陈斌先后在以色列农业研究组织和中国香港大学作博士后研究员、在英国利兹大学任Wellcome Trust国际研究员、在日本东京大学任客座教授、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和耶鲁大学作研究科学家。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影响我们人生的不仅是教育和环境,更重要的是我们持有什么样的信念。这个信念,就是我是中国人。”陈斌说。2007年夏,已在海外工作11年的陈斌,毅然放弃了海外优厚的科研资源和条件,回到了这片他挚爱的土地,就职于重庆师范大学,任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并组建起昆虫分类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团队。

  在完成繁重教学任务的同时,陈斌带领科研团队从大巴山麓到长江中下游平原,从云贵高原到湄公河流域,足迹遍布全国,甚至到了东南亚,采集并制作了昆虫标本50余万号,用脚下的“执着”与胸中的“极致”,筑起了一座五彩斑斓的昆虫殿堂。同时,在国际上率先开发了一个昆虫转基因的基因功能研究系统,编辑出版了《重庆市昆虫》《大巴山区昆虫志》等著作。

  “要培养昆虫学家、科学家,要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科普教育是重要的一环。”陈斌强调。为此,他积极投身科学和科普传播事业,在重庆师范大学建起了昆虫标本馆和重庆市林业有害生物标本馆,创建了重庆市昆虫科普基地,建设了昆虫博物馆、蝴蝶生态园、萤火虫生态园等多个特色场馆。深入学校、机关、农村开展科普讲座上百场,传播与昆虫有关的科学知识。

  “人类一旦失去昆虫,那么我们的生态和生活都将崩塌。”昆虫是世界上最繁荣昌盛的生物类群,它的兴衰与人类社会的存亡、自然环境的好坏休戚相关。陈斌表示,作为一名昆虫学领域的科学家,将不辱使命,不畏艰辛,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作为毕生的责任,用实际行动创造昆虫学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新的辉煌。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