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点子助力乡村振兴市中医药学会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子梁平区新盛镇:农村专业合作社助力粮食增收我市茶叶与中药材特色作物种植专业培训会成功举办图片新闻
第09版:科技服务·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金点子助力乡村振兴
市中医药学会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子
梁平区新盛镇:农村专业合作社助力粮食增收
我市茶叶与中药材特色作物种植专业培训会成功举办
图片新闻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10 月 1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点子助力乡村振兴
——重庆市工程师协会“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活动走进万盛

  专家组一行在参观绿水村村情馆。本报记者 刘壹刀 摄

  本报讯 (记者 刘代荣)“目前,我们鲜菇坊食用菌产品还比较单一,请问杨教授,如何扩大产能,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链?”万盛经开区丛林镇绿水村鲜菇坊负责人问道。

  “食用菌产业发展需注重产业链整体协调统筹发展,搞好配套产品深加工产业,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产业绿色循环。”西南大学副教授、食用菌专家杨红军建言。

  这是9月29日记者在2022重庆市工程师协会“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活动走进万盛绿水村的专家咨询现场见到的一幕。

  当日,由市工程师协会牵头组织市内农业和环保方面的专家,与万盛经开区科协负责人一行专程到绿水村开展“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活动。专家组一行参观了绿水村村情馆,听取了丛林镇党委书记刘明烽对绿水村乡村振兴建设情况的介绍,实地调研了丛林书院、鲜菇坊、农家科技小院、返乡农民工创业园等村级产业示范基地,专家们对绿水村近年来的巨大变化由衷地感到高兴。

  在绿水村农民科普课堂,中国乡村旅游研究会常务理事、重庆市科学传播专家团成员、原西南大学校地合作处正处级调研员、科技咨询中心主任程运康,就“绿水村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规划建设”作了专题报告。他指出,绿水村有良好的区位条件+优越的生态环境+较好的产业基础+已有的旅游设施+大景区依托+强大的政策支持,着力打造“丛林菌谷·绿水人家”,以绿水村为中心,以现有产业为基础,以蘑菇总动员项目为主轴,调整补充旅游景观景点,优化生态环境,打造一个鲜花盛开的村庄。

  在绿水村农家科技小院,市生态环境局土壤处副处长江思睿就绿水村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特别是水生态保护和面源污染防治等给出了建设性意见。他强调,以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为牵引,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发展方向,推进产业高效、生活家居宜业、生态绿水青山,促进绿水村青山依旧绿、绿水依旧清、金山滚滚来。

  在绿水村鲜菇坊,专家们纷纷建议,要重视食用菌菌渣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防止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在食用菌种植品种上要具有特色,避免品种同质化;在种植技术方面,需加强人员的理论与实践技术培训,提高企业自我技术创新与应用能力。

  “今天的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活动非常有意义,为绿水村村级产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绿水村党支部书记蔡志华说,下一步,绿水村将大力发展立体农业,实施循环经济,以乡村旅游带动发展特色民俗村落和农家乐的兴起,把绿水村建设成最美的乡村旅游示范村。

  “我们协会每年都要集中组织专家到绿水村开展科技帮扶活动,为绿水村发展解决科技方面的难题。”市工程师协会负责人表示,通过实施“村会合作”,搭建起专家与村镇建设的桥梁,充分发挥专家科研技术方面的优势,为乡村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和提供技术指导。下一步,协会将进一步加大对绿水村专家大院建设支持的力度,加强校地合作,推动专家大院提档升级。

  据悉,自2018年市科协开展“村会合作”以来,绿水村是市工程师协会“村会合作”科技助力乡村振兴项目示范点。市工程师协会多次深入绿水村开展专题调研,组织开展各类农村先进实用技术培训专题活动,搭建起了村企、村校合作平台,为绿水村的发展注入了活力,而今绿水村成了全市乡村振兴示范村。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