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技送到农村最需要的地方
第06版:谱写区县科协新篇章·铜梁篇
上一版 下一版  
把科技送到农村最需要的地方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10 月 1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铜梁区科协为乡村振兴搭建技术人才服务平台
把科技送到农村最需要的地方

本报记者 魏星

  铜梁区老科协会员、高级农艺师田时铭(左一)为群众讲解果桑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

  2022年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重庆联盟现场工作会在铜梁举行。

  西南大学研究人员介绍铜梁蔬菜科技小院蔬菜育苗示范工程情况。

  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动力。近年来,铜梁区科协紧紧围绕送技术、引人才、搭平台等重点内容,狠抓科技服务工作,赋能乡村振兴。

  “区科协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加快实施农业科技创新,深入推进农业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融合化、智能化发展,全面提高农业质量效益。”铜梁区科协主席陈恒煦表示,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助推了当地农业向智能化、信息化、精准化加快迈进。

  科技小院硕果累累

  8月下旬,火辣辣的重庆从时令上已进入秋季,但潮热的气息依旧蔓延在空气中。陈恒煦向记者介绍,目前已经进入辣椒丰收的季节。

  在铜梁区太平镇垣楼村,农民在辣椒地里忙碌着,小院内一箩筐一箩筐的辣椒火红火红的。“辣椒收完,我们马上就要种植莲白、草莓等,将通过新世纪超市等传统线下渠道和淘菜菜社区销售线上渠道,将铜梁绿色低碳的本地菜以最快速度送达重庆市民餐桌。”御丰蔬菜合作社负责人邓代红介绍说。

  铜梁作为保障中心城区蔬菜供应的四个核心区县之一,目前蔬菜播种面积达到37万亩,其中常年蔬菜种植面积近20万亩,每天向中心城区供应近1300吨各类新鲜蔬菜。2020年,西南大学、铜梁区人民政府、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建了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铜梁蔬菜“科技小院”。

  “以前铜梁像全国其他蔬菜主产区一样,主要依靠传统经验种植蔬菜,存在土壤培育不重视、肥药施用不科学、产量品质不够高、环境代价大等问题。”西南大学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重庆市科技特派员谭庆军介绍。

  为推动科技小院发展,解决实际难题,区科协大力支持科技小院结合铜梁实际,发挥科研优势,深化精准科技推广。为此,来自西南大学的农业科学家和研究生走进铜梁,以多学科交叉、校企地合作共建“三位一体(科学研究、产业服务和人才培养)”科技小院为落地抓手,开启了一条开拓创新农业绿色发展之路。

  经过多方努力,在区农业农村委、区科协等单位的领导支持下,科技小院通过“绿色化+工厂化”育苗技术生产优良种苗,土壤—作物综合管理技术生产绿色低碳蔬菜和新型“尾菜+”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变废为宝培育健康土壤。

  此外,科技小院专家团队还依托阿里淘菜菜平台,打造田间到餐桌的销售模式。实现蔬菜生产减肥、减药、减排30%以上,蔬菜业主增产、降本、提质、增收20%~50%,蔬菜终端消费降低40%~60%、损耗降低20%~30%,实现农户、消费者、企业多方共赢,大大提高了种植户的种植信心,降低了蔬菜生产的环境代价。

  仅用了一年的时间,2021年,铜梁蔬菜科技小院荣获全国“十佳科技小院”称号。

  让科技服务走进千家万户

  大庙镇是铜梁区栽桑养蚕第一大镇,养蚕数量占全区三分之一,而三品村又是大庙镇栽桑养蚕第一大村,养蚕数量又占全镇三分之一。蚕桑生产作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三品村坚持蚕桑“逢贱不懒”的发展理念,采取多种方式、利用各种渠道,推进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全村桑树2000亩,其中果桑700余亩,产鲜桑葚300余吨,每年举办果桑节,迎来了上万游客,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

  4月18日,铜梁区科协及区老科协的专家一行走进大庙镇三品村,与大庙镇三品村签订了《蚕业科技服务合作协议》,协议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双方在蚕桑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与新技术应用推广、桑枝食用菌等多元化开发利用及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合作,最终辐射带动全区蚕桑产业向生态型、高效益、可持续方向发展。

  今年以来,老科技工作者多次前往大庙镇三品村开展跟踪服务,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确保协议落到实处,产生实效。

  在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际,铜梁区老科协组织农业专家来到土桥镇,走进田间地头、农家院坝,实地会诊生产上存在的问题。为农民朋友送去科学知识、农业技术指导,帮助农民解决生产技术难题。

  “这段时间以来,我家两口鱼塘的鱼不肯吃了,还浮在水面上,不晓得是咋个回事。”一位村民着急地问。水产专家陈辉仔细询问情况后,告诉他:“这段时间气候时高时低有些反常,塘里比较缺氧,应该加入新鲜的水源,增氧机每天启动两三个小时,这个问题就解决了。”随后,陈辉把一本科学养鱼小册子给了这位村民。

  活动现场共发放水稻玉米栽培管理、果树栽培管理、鸡鸭鹅常见病防治、兔羊常见病防治、水产特种养殖、鱼类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科普手册3000余册,接受群众咨询的各类问题100多个。

  铜梁区虎峰镇翰林村2019年开始种植花椒,种植面积120亩,由村民出让土地,村集体出资金统一经营管理,实行5∶4∶1比例分红(农户、村、社),仅去年收入就达23万元,每年能为家庭增收7000元。

  6月1日,铜梁区虎峰镇科协副主席、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舒昌斌及农技人员一行,来到该镇翰林村5社指导群众采摘花椒和下枝,并就花椒烘干技术向群众作了现场讲解。

  近年来,虎峰镇把花椒产业作为群众致富增收的特色产业之一,依托产业扶持政策,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引导翰林村、石寨村等5个村做大做强花椒种植,为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了坚实基础,镇农服中心联络多部门开展工作,使当地小花椒成为大产业,让农民种出致富新希望。

  打通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

  为持续探索乡村振兴的路径,区科协不断强化合作优势,突出模式创新,共促成果转化,在积极搭建科技小院专家团队与企业合作平台方面,不仅实现了与阿里淘菜菜的友好合作,还积极组织重庆牧堂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商引商,联合美丰集团开展蔬菜专用肥产业升级系统服务项目,联合嘉博文生物科技公司合作研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培育健康土壤,联合四川金象公司开展蔬菜稳定性专用肥料升级。

  为帮助农户解决种植和养殖方面的困难,区科协看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问题,先后组织川渝两地的15名肥料经销商观摩田间蔬菜专用肥设计试验。引导“土专家”“田秀才”发挥作用,送技术、送人才到田间地头,累计走访农户1600余户,帮助农户解决了种植和养殖方面的实际困难。

  为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区科协力求满足科技小院师生科研、办公、食宿等需求,确保科技小院蔬菜全程技术绿色化研究顺利开展。为科技小院配备17亩蔬菜试验示范地、330余平方米草莓大棚、240余平方米蔬菜种苗培育工厂和300余平方米堆肥示范工程,建成3间实验室、3间办公室(1间专家办公室、2间学生学习室)、1间会议室和3间学生宿舍。

  接下来,铜梁区科协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市科协和市农技协的大力支持下,还将继续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强科技研发平台和成果转换平台建设,充分调动农业科技工作者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智慧作用。陈恒煦表示,以科技小院为典范,以基层科协组织为载体,以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为主力军,推广和应用一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经营主体增效、周边农业增收,为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持续注入科技力量。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