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传播科学知识 争当科普标兵全面提升科协服务能力九龙坡区科协开展党员走基层活动新固态锂金属电池优点多
第05版:科技创新·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图片新闻
传播科学知识 争当科普标兵
全面提升科协服务能力
九龙坡区科协开展党员走基层活动
新固态锂金属电池优点多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10 月 1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焦全国地方科协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
大足区在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中坚持强“三性”建“三型”组织
全面提升科协服务能力

本报记者 于金可

  “一定要把科协改革与科学普及、科技创新统一起来,补短板、强弱项,建机制、强功能。”今年4月,大足区委书记陈一清在区委深化改革委员会上对大足区推进全国地方科协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提出要求。

  短板在哪,弱项有哪些,如何建机制强功能……为了找到答案,大足区科协领导率队深入基层调研,组织召开座谈会,探寻改革试点的切入点。

  通过调查走访了解到,组织基础薄弱、工作缺人员等是影响科协工作的重要因素。为此,大足区科协提出以有效增强“三性”(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建设“三型”(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组织作为改革突破口,以整合促融合,以人为促作为,通过积极吸纳“三长”、推进实体“建家”、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等诸多方式,不断扩大组织覆盖面和工作覆盖面,构建纵横交织的网络化组织体系,极大地提升了科协组织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有效提升科协队伍组织力

  基层科协组织是推动科协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力量。

  大足区科协以推动“三长带三会”试点工作为契机,指导27个镇街、园区科协全面完成2022年换届工作,基层“三长”从2021年的84人扩至今年的107人,进一步壮大了基层科协工作队伍,其中科协机关增配1名兼职副主席。

  在大足区科协的推动下,新成立了大足区中医院科学技术协会和重庆联畅科种纤维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协会等2个企事业科协组织。截至2022年8月,大足区共有园区科协4个、企事业科协14个、区级学会8个、团体会员15个、学会工作站2个、科协工作站3个,镇街、园区、企事业等各类基层科协组织逐步完善起来。

  同时,通过每年一期的集中专题培训,有效促进了“三长”履职能力的提升,使广大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成为推动科协事业发展最坚实、最可靠的支柱力量。今年8月,第五期大足区科协系统干部培训如期举行,来自基层的“三长”、区级学(协)会代表共60余人参加了培训。

  不断增强科协组织凝聚力

  今年,区科协党组重新制定出台了《科技工作者联系制度》《区科协领导班子成员直接联系学会制度》,着力在去“四化”(去除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上下功夫,进一步增强“三性”,全力打造温馨和谐的大足科技工作者之家。

  围绕科协工作“为了谁、团结谁、依靠谁”的问题,将“初心之问”外化为实践之行,对内凝聚共识,对外树立形象。持续用好大足区科技工作者之家阵地,坚持面向全区各学(协)会、科技社团以及企事业单位免费开放,现已开展科技、科创、科普各类活动5场,切实解决了部分科技社团开展活动无规范场地、无服务设施等难题。

  5月30日,为庆祝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科协沙龙活动在大足科技工作者之家举行。会上,选树优秀科技工作组织8个、最美科技工作者22人,极大地鼓励了科技工作者投身科学研究和科技实践的积极性。

  极力扩大科普工作影响力

  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是科协的重要责任。为此,大足区科协牵头有关部门,编制了《大足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明确了任务、目标和责任,在全区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

  依托大足科技馆的现有资源,积极探索“馆馆结合”模式,在新城核心区域精心打造长约130米共14块科普宣传栏,形成了“科普一条街”;与循环经济企业重庆联畅联手打造区内首个碳达峰碳中和主题工业科普馆;在石马镇投入建设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社区科技馆,借此逐步形成以大足科技馆为依托,科普大篷车、农村校园科技馆、社区科普馆、工业科普馆为拓展延伸,辐射27个街镇的区级现代科技馆体系。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