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灯戏是长期流传于四川省川东地区的传统曲艺形式,因其起源于四川省梁山县(今重庆市梁平区),所以称之为“梁山灯戏”。该剧种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梁山锣鼓是梁平民间的打击乐,它节奏明快,声韵变换奇特,颇有现代摇滚的气势。在旧时,梁山每年都要举行民间锣鼓大赛,而老百姓的红白喜事,更要借喧阗的锣鼓张扬。梁山锣鼓最终演变成了梁山灯戏的闹台锣鼓。
梁山灯戏的剧目较为丰富,总数在200个左右,最具代表性的有《吃糠剪发》《送京娘》等,这些剧目大都改编自民间戏曲或民间故事。灯戏表演采用方言,唱词通俗自然,极富生活气息。
当前,灯戏专业剧团的演出人员老化,会唱灯戏的老艺人已屈指可数,口传剧目大量流失。灯戏的传承问题日益严重,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和保护。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