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已成为现代年轻人的生活常态,不管是学生上课还是上班族办公,一天中大多数时间都是久坐不动的状态,久而久之身体许多部位就痛了起来,关于久坐引起的毛病,千万要小心。
久坐的现状与危害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简称WMSDs)是常见职业性疾病,我国发病率达96.49%。它是由工作场所中的不良因素引起的肌肉、骨骼、神经和其他相关系统的损伤,常见症状包括腰痛、颈肩综合征、腕管综合征等,严重影响到了职场人群的健康和工作效率。其疼痛症状发病群体呈现明显年轻化趋势。如我国高中生头前倾发生率,目前已达95.9%,而作为下一学龄段的大学生,其颈部问题已非常突出,不良姿势有恶化和逐渐定型的趋势,导致身体功能退化,引发肌骨疼痛。头前倾人群,眼睛为了看前方,会处于抬头状态,这就导致枕下肌群持续紧张,产生筋膜触发点,易诱发偏头痛等症状。另外,颈部是心脏泵血到大脑唯一通道,该部位肌肉过于紧张或椎体位置发生改变,会压迫到血管、神经,导致大脑营养、氧气供应不足,诱发头晕、失眠、记忆力下降等问题。
防胜于治,预防是最经济有效的健康策略。无论是职场人群或学生族,均应主动预防,并学会一些自我康复方法,促进良好习惯养成,从而减小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对生活、学习、工作的影响。
自我预防及康复方法
1.自我预防
因科技的发展,现代人的生活、工作、学习环境均比以往更加安逸,低头久坐是常态,这是造成头前倾的重要原因。
(1)久坐中及时活动
坐半小时,最好不超过1小时,应及时起身走动,做半蹲、扩胸、小跳等动作,可促进血液循环,激活肌肉,1分钟左右即可。即使在开会、听讲座等不便及时走动的场所,也应做双手贴住身体的绕肩、适度扩胸等动作。同时,将臀部适度抬离座位,舒缓臀部压力,对臀腿肌群做适当刺激,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时常做,及时做,尽量减小久坐对身体的危害。
(2)避免久坐
办公室人群可利用事务沟通契机,有效避免久坐。如办公室相距不远,在时间不是很赶的情况下,可选择走过去面对面沟通。
2.自我康复
以头前倾体态,引起枕下肌群紧张,形成触发点,引发偏头痛症状为例,可做如下运动调理。
(1)肌筋膜触发点治疗
方法:双手放于后脑勺,掌心面对脑部,大拇指指腹按于枕下肌群,找到痛点,用深度推压方式,用大拇指指腹从疼痛点一端缓慢推到另一端,放松返回,10~12下,不要来回按。
频率:3~6次/天。
强度:不可过重,若把疼痛分为10级,按到5级为宜。该区域外层三块肌肉形成三角形,称为“枕下三角”,其下方有一条脆弱的动脉,不可做深度按揉。
(2)拉伸
方法:双手交叉,抱住后脑勺,轻轻往前、往下用力,枕下肌群出现紧张或轻微疼痛即停,静力性预拉伸15秒,手保持不动,头部向后对抗6秒,手仍然不动,头不用力,放松2秒,再双手继续往下发力,使拉伸幅度加大,至再次出现肌肉紧张或轻微疼痛即停,静力性拉伸15秒。
频率:3次/组,组间休息1分钟,3组/天。在久坐时,应及时做,做到舒适为止。
强度:动作轻缓,拉伸至有牵拉感或轻微疼痛即可,不可引发较强的疼痛。
(3)功能训练
方法:坐姿或站姿,双脚踏实地面,收腹挺胸,双臂自然下垂于体侧,下巴略微内收,双眼平视前方,做好准备姿势后,使下颌后缩(类似于出现双下巴的动作),停3秒,放松,再继续。
频率:15~20个/组,组间休息30秒。自我预防中提到的不便起身走动时,应及时做该动作。
强度:动作缓慢,有控制地慢去慢回,不可诱发疼痛。
(作者系重庆市科学传播专家团首批健康知识普及专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智库专家联盟首批专家,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社会体育专业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