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平顶山一公园抽干湖水围捕“怪鱼”一事引发关注——因为两条外来物种鳄雀鳝,河南汝州市城市中央公园抽了近一个月的湖水,终于将其捕获。此外,北京、湖南、广西、云南、四川、山东等多地也发现了鳄雀鳝。这个鳄雀鳝究竟是什么来头?为什么非抓不可?
鳄雀鳝原产于北美洲
鳄雀鳝,又称福鳄、尖嘴鳄,属于雀鳝目、雀鳝科、大雀鳝属,是一种大型的凶猛鱼类。对我国来说,鳄雀鳝是一种外来物种。它原产于北美洲,是一种淡水巨型食肉鱼,成鱼体长一般能长到1.5米,繁殖能力强。此外,它还是一个“不挑食的主”,只要是水里的活物几乎通吃,由此被称为“水中杀手”;坚硬的鱼鳞,足以让它躲过其他凶猛食肉动物的威胁,因此处在食物链的顶端,一旦放到天然水域,会对水体生态系统带来灭顶之灾。
鳄雀鳝在中国本土没有天敌,尤其是它个体非常大,尖牙利齿,一般的水生动物不是它的对手。它对本土的鱼类进行大量捕食,就会导致食物链断链。
鳄雀鳝曾作为观赏鱼引进我国,它特殊的形态满足了消费者的猎奇心理,但鳄雀鳝生长较快,许多人因无法提供足够的空间去养它,就会将其丢弃。
鳄雀鳝算不算“外来入侵物种”
早在2020年,鳄雀鳝就上榜了我国禁止放生或遗弃的主要外来物种“黑名单”。2021年4月15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规定了防范外来物种入侵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内容,要求制定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和管理办法。今年,农业农村部等相关部门制定《关于印发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总体方案的通知》,对10种主要外来水生生物进行全国性普查,其中也包含了鳄雀鳝。
那么,鳄雀鳝算不算外来入侵物种?外来物种与外来入侵物种的区别是什么?
外来入侵物种和外来物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外来物种并不见得都是入侵物种,而是否属于外来入侵物种需要长期科学评估。根据《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规定,外来物种是指在中国境内无天然分布,经自然或人为途径传入的物种,包括该物种所有可能存活和繁殖的部分。外来入侵物种是指传入、定殖并对生态系统、生境、物种带来威胁或者危害,影响我国生态环境,损害农林牧渔业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的外来物种。
专家介绍,2012年发布和施行《国家重点管理外来物种名录(第一批)》时,还没有证据证明鳄雀鳝能够在野外繁殖,且当时数量也比较少。但现在的数据已经证明鳄雀鳝可以在野外繁殖。海关和农业部门早已开始行动,不让再引进这些物种。
目前,多地农业部门已着手开展针对包括鳄雀鳝在内的外来物种普查工作。专家表示,虽然鳄雀鳝目前并没有被纳入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但最新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将于不久后公布,鳄雀鳝有望被列入。
鳄雀鳝不宜食用
说到入侵物种,很多人就会想到能否像小龙虾那样,靠吃来解决。
然而,鳄雀鳝是不宜食用的。雌性鳄雀鳝在繁殖期的时候,卵巢有剧毒,人如果误食,就会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里有严格规定,即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如果因为种种原因已经引进回来,消费者或居民已经养殖了,按照法律规定,不允许随意在野外释放,也不可随意丢弃。
我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水葫芦、加拿大一枝黄花、巴西龟、红火蚁、福寿螺、草地贪夜蛾、松材线虫、空心莲子草、椰心叶甲、食人鲳等都是外来入侵物种。在生活中,如发现疑似外来入侵物种,要尽快上报,由当地管理部门进行无害化处理。守好“生物安全防线”,人人有责!(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