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临近空间长航时大型太阳能无人机“启明星50”首飞成功海内外半导体精英挑战赛报名开始重庆开州高新区获批设立奉节县上榜首批国家创新型县重庆大学等单位镁离子电池项目获2022年国际“镁未来技术奖”首届“专精特新”优秀企业家评选投票启动
第04版:科技新闻·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图片新闻
临近空间长航时大型太阳能无人机“启明星50”首飞成功
海内外半导体精英挑战赛报名开始
重庆开州高新区获批设立
奉节县上榜首批国家创新型县
重庆大学等单位镁离子电池项目获2022年国际“镁未来技术奖”
首届“专精特新”优秀企业家评选投票启动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9 月 0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大学等单位镁离子电池项目获2022年国际“镁未来技术奖”

  本报讯 (重庆日报记者 李志峰)9月3日,记者从重庆大学获悉,日前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第79届世界镁业大会上,重庆大学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广东国研、广东省科学院等单位完成的“镁离子电池”项目,荣获2022年国际“镁未来技术奖”。这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大教授潘复生团队继2021年获得国际镁科学技术产品创新奖、中国深圳高交会优秀产品创新奖后,在镁电池领域获得的第三个重要奖项。

  “众所周知,锂离子电池为信息产业、汽车产业和当代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锂电池存在着资源短缺、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安全性差等问题。”重庆大学国家镁中心镁电池研究团队黄光胜教授介绍,一方面,金属镁成本远远低于锂的成本,但镁电池理论能量密度和锂离子电池相当。另一方面,镁电池负极不易生长枝晶,安全性高。因此,镁离子电池是最有应用前景的下一代二次电池之一,被认为是电池工业的潜在颠覆者。

  黄光胜介绍,重庆大学是国际储能材料学会的依托单位,有由潘复生院士领衔的众多国家级人才为骨干的镁电池和镁储氢等储能材料研究团队,针对镁电池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瓶颈,展开了系统基础研究和重点技术攻关,在负极材料、电解液、装备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成功实现了正极、电解液等关键材料的批量试制,开发出安时级镁软包电池。

  “大力发展与应用镁离子电池,可以有效缓解锂资源紧缺的问题,对储能产业和信息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升级换代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市场价值。”黄光胜表示。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