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蜂共舞重庆重庆今非昔比落叶
第16版:科技生活·巴渝文学
上一版    
与蜂共舞
重庆重庆
今非昔比
落叶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9 月 0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普文学

与蜂共舞

罗毅

  初尝蜂蜇的味道,尚在孩童。野外玩耍,你好奇地追赶拍打停歇在树枝上的蜂,换来的是锥心刺骨般的蜇。顷刻间,食指红肿。是妈妈抱着疼痛得龇牙咧嘴的你,找到正在哺乳的邻居阿姨,央她挤出洁白的乳汁擦拭,才止住了你的恸哭。

  正是那一蜇,在你刚刚开始记事的脑子里,生成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不要乱动手脚。无缘无故侵犯他人,终归要付出代价。即便是一只微不足道的小蜜蜂,若受到外来的无端袭扰,它也会不顾性命反戈一击。

  蜜蜂会蜇人,还会采花酿蜜。其他的,你不明就里。

  多年以后的今天,你沉迷于金佛山秀美风光,被北坡半山腰处简搭窝棚栖居的养蜂人所吸引。第一时间,你停车坐看养蜂人。见白发苍苍的养蜂师傅奔忙如一只工蜂,从密林深处的蜂箱里取来蜂巢,用锋利的长刀轻轻割开淡黄色蜂面,万千蜂房中金亮亮的蜜便膨涌而出。置巢于蜂桶中,听轰隆隆摇蜜的声音响起,快乐地神情便荡漾在养蜂人的脸上。而那成千上万只于林地中嗡嗡飞舞的蜜蜂,铺天盖地,奏响天籁一般的奏鸣曲。

  这就是蜂蜜的生产过程。

  这就是看似渺小却不可思议的金色蜜蜂。

  你能看见它的翅膀扇动吗?不能。蜜蜂扇动翅膀,每秒钟竟高达200至400次。岂是人的肉眼能够分辨?!你能清晰地捕捉它的飞行轨迹吗?不能。借助5只复眼和3只单眼,蜜蜂的视角几乎达到360度,前后左右,上上下下,一览无余。在这样的视域里,蜜蜂自由飞翔,时速高达40公里,即或是浑身沾满花粉负重而归,时速也能达到20公里以上。

  而蜜蜂酿蜜之艰辛,更是让人肃然起敬——工蜂们来回飞行,不知疲倦地采集花蜜,送回蜂房。就一只蜜蜂来说,终其一生,也只能吐出0.6克花蜜。资料显示,酿吐一公斤蜜,工蜂们要吮吸3333朵花蕊,用上33333个工作小时。在付出如此辛劳的前提下,蜜蜂们又得到了多少回报呢?仅仅一汤匙蜂蜜,便是它环绕地球飞行一圈的足够的食粮。更让人扼腕的是,蜜蜂生命极其短暂,短暂得让人想到昙花一现——在冬季,工蜂寿命6个月;到了夏天,采蜜不止的精灵,寿命就缩短到38天……

  当金佛山上的养蜂人把甜丝丝的蜂蜜灌装于瓦罐中的时候,你已经看得入神,根本不知道额头已经被飞舞的精灵蜇出一个黄豆大小的包来。人生第二次品尝被蜂蜇的味道,你已不觉疼痛,反倒出现一种麻酥酥的感觉。两分钟过去,周身还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舒适感。于是你得意洋洋地说,有种的,再来一口。

  养蜂人见你喜欢蜜蜂,索性停了手中的活,席地而坐,燃烟在手,絮絮叨叨,带你走入陌生的蜜蜂王国。

  蜜蜂,通常指的是西方蜜蜂和中华蜜蜂。它们是人类的朋友。作为授粉昆虫,它们为农作物、果树、牧草和中药植物传授花粉——世界上76%的粮食作物和84%的植物,基本上依靠它们来授粉。蜜蜂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据说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只能再活四年。

  我理解这话的意思,是说假如没有蜜蜂传授花粉平衡生态,那么植物的授粉就会受到影响,植物就会由种类众多的杂木林向单调的松杉林转化。更可怕的是,如果蜜蜂消失,那么所有需要蜜蜂授粉的植物就面临绝种,紧随其后灭亡的,就是以这些植物为生存源的动物,再跟进一步,就是食物链的层层断裂,最终影响到人类生存。大科学家发人深省话语背后的深刻含义就是——生态环境中无论多么微小物种的消失,都不是一个单纯的事件。某一个物种消失,至少会对其所处生物链前后物种,甚至人类和整个自然界产生影响。虽然这些影响并不是立竿见影,但不显现,就代表不存在吗?

  与蜂共舞,形象、贴切。回味蜜蜂短暂的一生,你默默首肯。

  蜜蜂圣洁,吃的蜂粮,吐的蜜浆。成天奔波劳碌,终生劳作不息,为人类贡献出蜂蜜、蜂王浆、蜂毒、蜂胶、蜂花粉和蜂蜡。这些蜂产品,蜂蜜是常用滋补品,有“老年人的牛奶”美称。蜂花粉是“微型营养库”。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