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坪坝区召开全区科普工作会。沙坪坝区科协供图 |
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市委深改办《关于印发〈重庆市打造全国地方科协综合改革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精神,根据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关于申报全国地方科协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试点单位的通知》要求,市科协确定了11个区县、12个市级学会、9个企事业科协作为科协试点单位。目前,各试点单位在全国地方科协改革示范区建设上探索了一些有益的做法,取得了初步实效。本报从即日起,将陆续刊发部分试点单位的经验做法,供学习借鉴。
沙坪坝区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连接点,位于国家高新区、西部(重庆)科学城核心腹地。区内辖高校17所、中小学(幼儿园)近200所、科技型企业2100余家、科技工作者10万余人,是传统的科教文卫大区,科技人才集聚、创新资源富集。
今年以来,沙坪坝区科协在全国地方科协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试点(以下简称科协综合改革试点)中,着眼区情实际,推动“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聚焦盘活“存量”做优“增量”,通过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在创新体制机制、健全组织体系、用好科技人才、提升服务能级四个方面探索发力、逐个突破,取得了初步成效。
高站位统筹,谋划顶层设计。沙坪坝区高度重视改革试点工作,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分别作出批示,要求区科协牵头做好落实,拿出切实可行的举措,做到见真章、见实效。经多次研究、反复修改并广泛征求机关部门单位意见后,在沙坪坝区第十三届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重庆市打造全国地方科协综合改革示范区沙坪坝区试点实施方案》。
为此,沙坪坝区科协制定形成改革重点事项清单20条,逐条落实责任单位。
在创新体制机制上,坚持科协系统政治学习制度,积极申报打造一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承办“重庆英才讲堂”、重庆市领导干部科技讲堂等活动,联动打造沙磁创新论坛、沙磁杯(西部)重庆科学城创新创业大赛等创新品牌活动;深化科技志愿服务机制,做实“红岩科技志愿服务行”品牌,制定出台《沙坪坝区科技志愿服务管理办法(试行)》,成立科技志愿服务队45支,红岩科技志愿者4500余人;建立“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助科技工作者作贡献”长效机制,完善区委领导联系服务院士专家制度,178名高层次人才与区领导直联直通,推动各类人才从“抢过来”到“抢着来”。
在健全组织体系上,优化科协机构设置,深化完善挂(兼)职副主席制度,动态设立9~11名兼职副主席,常设2~3名驻区高校挂职副主席;扩大科协组织覆盖,深化“三长制”改革试点,全区镇街、企事业科协近40个,吸纳学校校长、医院院长、农服中心(企业)负责人(科技骨干)等基层“三长”114名;建强科技社团,围绕科技重点人群、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学科领域等组建打造区科技青年联合会、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等一批区级学协会,在区市级学会达34个。
在用好科技人才上,构建近悦远来人才生态,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4家、海智工作站7家,选树举荐20余位科技人获市级最美科技工作者、最美科普志愿者、十佳科技青年;推动科技经济深度融合,组建以学协会(联盟)牵头的科技经济精准对接专家服务团,联动打造科技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基地7个,积极推动组建一批院士科普工作站、专家科普工作室;开展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打造“科技特派员之家”,举办“科技特派员”科普讲堂、科普班车进乡村等系列活动。
在提升服务能级上,提升协同开放能级,加大与成都武侯区科协战略协作,签订《共创“全国科普示范区”框架合作协议》。依托重庆大学校友会,指导成立沙坪坝区大学客创新联合会,助推成渝两地双创经济建设。提升全域科普能级,指导重庆科技学院科技探索体验中心入选“2021—2025年度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等2家单位入选“第二批科普重庆共建基地”,打造沙磁科普大讲堂活动品牌,全区各类科普场馆(基地)达40余个。提升智库建设能级,联合区科技局、区社科联开展沙坪坝区智库调研课题申报工作,立项调研课题三年近200项。注重引领科技工作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举办弘扬科学家精神、助力创新驱动示范区建设等科技工作者座谈会,针对区域院士专家对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的意见建议,切实办好《沙坪坝科技工作者建议》,获市区领导批示近20篇,务实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更精准。
沙坪坝区科协有关领导表示,下一步,将在市科协的指导和区委、区政府领导下,深化科协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围绕区域中心工作,紧扣科协“四服务”职责,补齐短板、强化弱项,推动改革向纵深拓展、向基层延伸,努力形成一批具有沙坪坝区特色的改革案例和先进经验,为沙坪坝区打造创新驱动示范区、重庆市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汇聚磅礴力量、体现科协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