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科协宣讲团到涪陵开展宣讲活动戴手套吃小龙虾为何手还会油渝北区围绕13个项目全力推动科协综合改革璧山区科协志愿者赴三合镇科普防暑知识我市燃气安全“百日宣传”活动正式启动武隆区科协开展拥军爱军慰问活动
第10版:科技服务·科普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庆市科协宣讲团到涪陵开展宣讲活动
戴手套吃小龙虾为何手还会油
渝北区围绕13个项目全力推动科协综合改革
璧山区科协志愿者赴三合镇科普防暑知识
我市燃气安全“百日宣传”活动正式启动
武隆区科协开展拥军爱军慰问活动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8 月 0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普中国

戴手套吃小龙虾为何手还会油

  炎炎夏日,又到了吃小龙虾的季节。掰掉虾头露出白嫩的虾肉,诱人的香气一下子弥漫开来……小龙虾好吃,就是壳不好剥,就算戴上了一次性手套,手也会变得油汪汪的。许多人都以为是手套破损了,但检查后发现并不是。一次性手套连水都不漏,难道还会渗油吗?关于这个问题,还得从一次性手套的材质说起。

  一次性手套多为PE材质

  大多数商家提供的一次性手套多是PE(聚乙烯polyethylene,简称PE)材质的手套。

  聚乙烯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其分子间隙很小,照理说油分子是穿不过去的。但是一次性手套是由一条条的聚乙烯分子链构成的,每个聚乙烯分子链就像布料中的一条条棉线,棉线构成了布料,而聚乙烯分子链构成了一次性手套。布料中的棉线之间存在空隙,聚乙烯分子链之间也存在空隙。受外界因素影响,聚乙烯分子链段与链段之间拉伸、伸长最终导致空隙变大,使得油分子得以通过。

  而且聚乙烯分子上还有亲油基团,这就使得聚乙烯分子相较于水来说更“爱”与油在一起,油分子逐渐融入到聚乙烯分子的间隙,最终渗出到一次性手套的另一面。当然这个过程比较缓慢。所以人们戴着手套剥小龙虾时,一开始手是干净的,剥上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后手才会接触到渗进来的油。

  为何PE手套渗油不渗水

  说到这里,有的读者也会好奇,水分子比油分子更小,为什么一次性手套会渗油,却不漏水呢?原因还是因为聚乙烯材质的特性。

  聚乙烯是有机物,日常用的油也是有机物。正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聚乙烯分子和小龙虾里的油分子在化学上都属于非极性分子,它们两个相遇时,内在的“基因”就已经决定了它们会被对方“互相吸引”。而对于水这种极性分子来讲,聚乙烯和油天生对水“敏感”。就好像油滴入水中仍然是油,在没有其他条件介入的情况下不会达到水乳交融的状态,所以PE手套会渗油却不会渗水。

  同时,PE制品分为低密度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密度高,分子排列更紧密。低密度聚乙烯虽然密度低,但价格非常便宜。很多商家为节省成本,提供的PE手套都是低密度聚乙烯手套,而且还很薄,这样的手套当然更容易渗油。

  有没有不渗油的材质

  那么,有没有不会渗油的手套呢?当然有的。那就是PVC手套和丁腈手套。

  一次性PVC手套的材质是聚氯乙烯,分子间隙要比PE手套小,更高的分子密度可以有效防止油的渗入。但是要注意选择食品级的PVC手套,不符合标准的PVC手套可能会有有害物质溶出,如果误食进入人体会对健康不利。

  另外,丁腈橡胶手套也值得推荐。“丁”指的是丁二烯,“腈”指的是丙烯腈——顾名思义,丁腈手套就是这两种材料合成的。这种手套的弹性特别好,更贴手,用着也舒服,还能耐酸耐碱耐油。在医院里,医生给患者做检查时候用的手套,很多就是医用丁腈手套。

  不过丁腈手套特别怕尖锐的东西,一旦被小龙虾壳戳出一个小洞,手套就会沿着这个位置被撕裂开,立马不能用了,得换一个。而丁腈手套的价格比低密度聚乙烯手套要高,一对手套接近5毛钱,餐饮商家一般很少采用。

  不过,即使如此,专家仍然认为剥小龙虾时戴上手套比不戴好,因为手套所起的最大作用并非防油,而是为了阻隔细菌。(本报综合)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