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重庆日报记者 张亦筑 实习生 冉罗楠)日前,2022第三期科创中国@重庆双月论坛在北碚区举行。开幕式上,智能传感器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创新联盟(下称“协同创新联盟”)成立。同时,智能传感器大学生实习就业见习基地揭牌。
据介绍,协同创新联盟由重庆功能材料联盟、重庆智能传感器联盟、重庆物联网联盟组成,将助力我市智能传感器创新生态圈形成,实现从材料端、制造端到产业应用端的全链条创新,促进我市智能传感器产业的发展。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分别与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达成合作,共同建设智能传感器大学生实习就业见习基地,将充分利用高校与产业园区双方优势资源,培养智能传感器领域的创新型、实用型人才,推动校企之间开展技术培训、成果转化等合作。
本期论坛聚焦“智能传感制造创新发展”主题,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刘云圻等院士专家作了主旨报告,展示前沿技术,分享研究成果。
“材料是人类进化的里程碑,从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时代、硅时代到分子材料时代,可以说,它是划分时代的标志。”刘云圻院士谈到,如今,我们处在分子材料时代,由于具有质轻、价廉、功能易调节、高柔性等独特优势,分子材料是构建柔性电子器件的理想载体之一。
他以石墨烯举例说,由于政府和企业十分重视,产学研资联动,近年来石墨烯的研究、开发、生产在我国蓬勃发展,我国石墨烯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石墨烯产业化也进入快车道。比如重庆就有
不过,在他看来,可控、宏量制备是任何新材料的首要、基本和关键问题,目前高质量、可宏量制备的石墨烯材料还比较缺乏,不足以支撑未来产业发展。制备决定未来,加快石墨烯制备工艺的提升,才能推动产业有更大发展。
据了解,本期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超过3万人次的观众在线观看了论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