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土耳其发现近6.94亿吨稀土元素”的消息引发热议。在此之前,全球探明的稀土储量总共才1.2亿吨,中国储量约为4400万吨,位居世界第一。虽然土耳其本次发现的稀土储量几乎等于全球储量的6倍、中国储量的13.5倍,但土耳其的这一发现会撼动中国“稀土大国”的地位吗?
稀土资源有多重要
稀土不是土,而是17种金属元素的总称,包括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加上与其同族的钪和钇。根据不同的金属元素含量,稀土可分为轻稀土、中稀土和重稀土三种。轻稀土含镧、铈、镨、钕,中稀土含有镝、钐、铕、钆和铽,重稀土含有铥、钇、镥、钬、镱、铒等。
稀土在国防、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在日常生活中,从手机、电脑硬盘,到电动汽车电机,再到医院中的核磁共振机都需要稀土。催化剂、永磁体和金属合金中也能找到稀土的身影。未来无人驾驶车辆、清洁能源和通信系统等领域同样需要稀土而且量还不小。一组装机容量1兆瓦的风能发电机组需要约171公斤稀土,一架战斗机需要约427公斤稀土,一艘核潜艇要消耗约4.2吨稀土。因此全球各国均高度重视对稀土的研究。
中国是“稀土大国”
据《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显示,我国稀土资源不但储量丰富,而且还具有矿种和稀土元素较齐、稀土品位及矿点分布合理等优势。在稀土氧化物储量方面,中国储量约为4400万吨,占比37%,位列全球第一。我国被称为“稀土大国”,却并不仅仅是因为储量大,而且因为在开采和提炼环节方面有强大优势。
实际上,稀土本身并不稀有。比如稀土元素“铈”,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就相当高,比铜更常见。因为这类元素以前探明、可开采的资源较少,而且分离提纯和加工难度大,所以才被称为稀土。比如,稀土中最难分离的两种元素“镨”“钕”的分离,国外惯用离子交换法分离“镨”“钕”,但产量小,成本高;我国科学家采用萃取法,提纯度能达到惊人的99.99%。
目前,全球80%以上的稀土产业集中在中国境内,绝大部分国家并没有稀土分离的技术应用,因此大量的稀土原料能在国内进行深加工,以更高的附加值出口。
对稀土市场影响有限
综上所述,本次土耳其发现大量稀土资源一事能否对中国“稀土大国”的地位构成冲击,还尚未可知。
首先是储量问题。有专家表示,国际上通常使用稀土氧化物(REO)来统计稀土储量、产量和销量。但土耳其近6.94亿吨稀土元素可能并非指的稀土氧化物储量,而是指矿石储量。若为矿石储量,根据土耳其此前的处理能力,6.94亿吨稀土矿石仅可转化为约1218万吨稀土氧化物,相比中国4400万吨的稀土氧化物储量,还差得远。
同时,我国是以轻稀土为主,一些重稀土有时也要从国外进口。目前还不知道土耳其稀土究竟属于哪一种稀土。
其次,从整个行业看,我国稀土行业在采选、冶炼分离技术、环保治理方面是整体领先的,可以说是处于“领跑”水平。土耳其想要形成同等的开采规模、掌握稀土的加工技术,还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大的投入,短期内对全球稀土市场的影响十分有限。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