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卫健委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刘培俊介绍,据各地报告,目前全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课率接近百分之百。学生每天校内体育锻炼时间超过了1小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达标优良率达到了33%。
“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心理发展、社会适应、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2.9亿名学生的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基础,50多万所各类学校是健康中国的鲜活细胞。”刘培俊说,2021年,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学校卫生和健康的政策文件,推动各地落实“一增双减三保障,五项管理促健康”。
其中“三保障”包括学校条件保障,到2021年,全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体育健康课程教师的配备达到了77万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学校的比例达到了93.2%,体育器械配备达标学校的比例达到了96.8%。
学生的评价保障方面,每一年开展一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每三年开展一次国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每五年开展一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调研。与此同时,把健康教育和学生健康纳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也纳入教育部门和学校负责人的业绩考核指标。
健康中国行动三年来,学生健康促进的重点更加突出,大力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国务院授权教育部、卫生健康委等部门面向各省级人民政府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专项考核。考核指标是13项重点指标,考核的结果向国务院报告,并向各省级人民政府反馈。据了解,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到2019年下降到50.2%,一年下降了3.4个百分点。2020年,近视率与2018年相比,下降了0.9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