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圆圈内为快舟一号甲的发射车。 |
近年来我国航天发射活动频繁,日前,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一枚用于空间环境探测的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采用车载机动发射方式的运载火箭。读者对此十分好奇:火箭也能在车上发射吗?发射时的尾焰温度那么高,不会把车烧坏吗?
火箭的多种发射方式
运载火箭的发射方式有很多,比如塔架发射、车载机动发射、空中发射、海上平台发射和潜艇发射等。
其中,空中发射是指用飞机将运载火箭运送到高空后,火箭在空中点火飞向预定轨道的方式。海上平台发射是指采用浮动或者固定于海上的发射平台发射火箭的方式。潜艇发射则是依托组合式舰船惯性导航系统和发射控制系统,由潜艇发射运载火箭的一种发射方式。这三种方式不常被采用,大多数火箭仍采用的是塔架发射方式。
塔架发射是指运载火箭依托地面固定或活动的发射塔架进行发射,由发射塔架提供相应的地面组装、测试、加注和箭体支撑等功能支持。运载火箭分段或者整体运输至发射塔架,通过组装或者起竖,以及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后,按照预定发射时间进行发射。
而车载机动发射,顾名思义,是从车上发射火箭的方式,也称无依托发射。
车载机动发射机动性更强
塔架发射的场地受地理位置制约,发射范围受限,车载机动发射就不一样了。
要知道,火箭运抵发射场后,并不是照着图纸拼插在一起就发射,必须按照一系列严格的操作程序完成准备工作,才能最后点火发射。一般来说,从火箭进入发射场到发射大致有五个部分的工作,包括测试、组装、运输、加注和发射。其中,还有火箭与卫星或载人飞船等航天器组合的环节,较为繁复。
而车载机动发射是配合定位、定向设备,由发射车发射运载火箭的方式,其发射系统由惯性测量、数据处理与数据存储、控制、显示和电源设备以及相应的软件组成。通过发射车机动发射(以及发射后变射向),火箭,尤其是固体火箭不需要再经历发射场转运、吊装到发射前复杂的准备和测试工作,准备周期短,简单快捷,并且机动性强,成本低。
我国的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三级固体),就是采用车载机动发射方式。
发射车为何没被烧坏
车载机动发射火箭是一种比较灵活机动的发射方式,更适合应急发射任务。但有读者担心,火箭发射时的尾焰温度太高,会不会烧坏发射车,比如会不会把轮胎烧融呢?
实际上,火箭发射车都是经过特殊设计的,很多发射车都安装有导流装置,引导火箭尾焰远离发射车车体,减少尾焰喷射地面造成的冲击损害。因为火箭尾焰不会直接作用于发射车的轮胎,所以烧融轮胎的情况基本不会出现。同时,车上很多部件都采用了耐高温、耐磨损的特殊材料,在关键部位,如车顶板,还加装了一层非常厚的高强度钢板,足以抵抗高温侵蚀和冲击力。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火箭发射车通常可以多次重复使用。本次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完成的车载机动发射任务,就已是其第15次发射任务。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固体火箭发射时容易过载,所以车载机动发射方式主要面向微小卫星发射和组网。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