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复眼”落地重庆图片新闻重庆将改建新建超级充电桩超五百个
第01版:要闻
 下一版  
“中国复眼”落地重庆
图片新闻
重庆将改建新建超级充电桩超五百个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7 月 1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复眼”落地重庆
北京理工大学将牵头在渝研制世界探测距离最远的雷达

  本报讯 (重庆日报记者 张亦筑)日前,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与云阳县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建设“超大分布孔径雷达高分辨率深空域主动观测设施预研项目”。据悉,该项目是“超大分布孔径雷达高分辨率深空域主动观测设施”二期项目,北京理工大学将牵头在渝研制世界探测距离最远的雷达,高分辨率观测1.5亿公里范围内小行星。

  “我们之所以这么关注小行星,是因为很多‘地球之谜’都与小行星有关,比如恐龙为什么会灭绝、地球的生命从何而来。”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校长龙腾表示,该设施建成后可满足近地小行星防御、空间态势感知等国家重大需求,并用于地球宜居性、行星形成等前沿领域研究。

  “我国的射电天文望远镜FAST叫‘中国天眼’,我们给这个雷达取了个形象的名字叫‘中国复眼’。”龙腾解释说,之所以叫“中国复眼”,是因为像昆虫的复眼由不定数量的小眼组成一样,它是用很多小天线合成一个大天线,同时也意为“中国复兴之眼”。与“中国天眼”不同,“中国复眼”对于电磁波是自发自收的,即自己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小行星对自己发射电磁波的回波,因此能观测到小行星。

  “超大分布孔径雷达高分辨率深空域主动观测设施”项目分为三期。一期为“分布式雷达天体成像测量仪验证试验场”,建设4部16米雷达,用于验证技术可行性,具备观测月球能力。目前已在两江新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正进行安装调试。二期为“超大分布孔径雷达高分辨率深空域主动观测设施预研项目”,建设25部直径20米雷达,实现千万公里外的小行星探测和成像。目前已在云阳县完成选址。三期将由北京理工大学联合重庆申报国家“十五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超大分布孔径雷达高分辨率深空域主动观测设施”,含400部20米雷达,具备内太阳系天体高精度主动观测能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