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地方特色综合特性示范特质
第09版:创新争先 自立自强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凸显地方特色综合特性示范特质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5 月 3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凸显地方特色综合特性示范特质
重庆打造全国地方科协综合改革示范区开局良好
重庆日报记者 张亦筑 张凌漪

    重庆科技馆,志愿者为小朋友们介绍我国的航天科技成果。

    铜梁区蔬菜科技小院,西南大学的科研人员正在查看菜苗根系。

    (本版图片为重庆日报资料图片)

  去年底,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印发《重庆市打造全国地方科协综合改革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重庆将力争通过5年时间,建成全国地方科协综合改革示范区。近日,记者从市科协了解到,我市全力打造全国地方科协综合改革示范区已取得良好开局。

  据介绍,重庆是中央确定的全国群团改革试点地区,是中国科协确定的科协系统深化改革试点单位。近年来,全市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取得了一批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改革到了一个新的关头。”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打造全国地方科协综合改革示范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形成市、区县、乡镇(街道)联动改革、全域创新的特色;要突出综合特性,力争实现从单项突破到综合革新的系统升华、从过程赋能到结果释能的迭代升级,打造科协改革2.0版;要突出示范特质,形成与时俱进的发展之效,取得一批标志性引领性改革成果。

  具体怎么改?

  该负责人表示,要聚焦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引领示范,坚持党建带科建机制,促进党政机构同科协组织功能相衔接,完善科技志愿服务机制,建立科技融媒体中心,探索加强科技社团党建工作,最广泛地把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聚焦破解组织建设难题引领示范,做强市和区县科协机关,做全乡镇(街道)科协,做优科技社团,做实企事业科协,做好网上科协,扩大有形覆盖面,增强有效服务力,建设有温度、可信赖的“科技工作者之家”。

  聚焦培养引进用好科技人才引领示范,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完善工作链条,建立“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助科技工作者作贡献”长效机制,持续打造“近悦远来”的科技人才生态。

  聚焦服务中心大局引领示范,既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搞好“公转”,又聚焦服务科技工作者搞好“自转”,探索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

  “目前,我们组织一线科技工作者开展以创新小发明、创造小技改、创意小设计‘三创三小’为主要内容的岗位创新争先行动,小中见大,实现了‘公转’与‘自转’的完美融合。”该负责人表示。

  试点是改革的重要任务,更是改革的重要方法。据了解,目前,全市已遴选11个区县、12个市级学会和9个企事业科协开展试点,通过观照全局、找准定位、创新作为,发挥示范、突破、带动作用,力争推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

  “下一步,我们还将进一步大胆探索,迈开纵深推进地方科协改革的步子、趟出地方科协高质量发展的路子,以改革实际成效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市科协相关负责人称。

  区县试点单位>>>

  大渡口区

  打造四级科普阵地 培育科普特色品牌

  近日,《重庆市打造全国地方科协综合改革示范区大渡口区试点实施方案》由大渡口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明确了“五个四”分两步走的改革思路,为大渡口区开展全国地方科协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制定了“路线图”。

  据悉,自今年3月被确定为区县试点单位以来,大渡口区不断建立完善四大工作机制,培育科普特色品牌,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我们正在打造‘市、区、镇街、社区’四级科普阵地,加快培育科普特色品牌。”大渡口区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深入挖掘五大百亿级产业集群科普资源,大渡口区正依托天安数码城建设天安高新技术企业科普教育基地,预计今年6月对外开放。

  此外,大渡口区还聚焦乡村需求,推进跳磴镇乡村科普设施融合建设,提升农民科学素质;充分利用旧石器时代以来的丰富文物和重钢旧址等科普资源,提档升级重庆工业博物馆、大渡口区博物馆两家市级科普教育基地;深入实施“重庆市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打造社区级“家门口的科技馆”。

  学会试点单位>>>

  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做大一流期刊矩阵 提升学术影响力

  “学会正在积极争取各方支持,有力整合学会资源,全力提升我市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力,做大一流科技期刊矩阵。”重庆市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彭熙表示。

  当前,重庆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期刊建设培育工作。“支持高品质科技期刊建设”也被纳入《重庆市打造全国地方科协综合改革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

  据悉,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通过组织开展“西部科技期刊发展论坛暨京津沪渝(+晋)主编/社长研讨会”等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进一步提升了科技期刊的学术组织力、人才凝聚力、创新引领力。特别是还牵头成立了我国首个跨区域期刊合作组织——西部科技期刊联盟,加强中国西部科技期刊的紧密联系,打造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合作与交流平台,推动西部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整体提升。

  “我们成立了品牌运营、版权、智库、科普等11个工作委员会,吸引了全市科技期刊100余名编辑自愿加入。我们创办的‘编辑大碗茶’学术沙龙,至今已在重庆、武汉、长沙、海口等地举办,在全国期刊界形成了影响力。”彭熙表示。

  企事业科协试点单位>>>

  重庆科普集团科协

  全力打造重庆科技融媒体中心

  “从1979年《课堂内外》创刊起,我们就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日前,重庆科普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重庆科普集团)科协负责人表示,经过40多年的发展,该集团打造出《电脑报》《课堂内外》《重庆科技报》等科普品牌,成为国内第一家、资产超10亿、业态多元化,拥有700多名科普工作者的科普集团。

  据介绍,重庆科普集团以《课堂内外》为主体,通过科普出版与素养教育的深度融合,构建全新的青少年科普服务模式,特别是在国家“双减”政策出台后,大力推动科学教育、劳动教育、课后三点半“堂堂好课”、智慧美育及教育服务产品研发,多措并举加快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为贯彻落实《重庆市打造全国地方科协综合改革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重庆科普集团正依托《重庆科技报》平台,整合市级部门及相关单位科技媒体资源,全力打造重庆科技融媒体中心,建设集报、网、端、微、屏为一体,在全市有影响力的科技融媒体综合权威平台。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