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毅,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现任重庆工商大学科研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处长、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获重庆市政府发展研究奖一等奖1项,重庆市政府发展研究奖三等奖1项,重庆市优秀社科成果奖三等奖1项。
近日,重庆市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重庆市高质量发展统计监测报告》显示,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919.21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6.5%,占西部地区的比重为30.8%;比上年增长8.5%,高于全国水平0.4个百分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交出了一份“强势开局”的精彩答卷。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如火如荼的背后,离不开规划部门和区域经济学者们多年来的群策群力。而这当中就有重庆工商大学科研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处长、主任任毅的辛勤付出。
2015年,她和导师廖元和共同研究了成渝城市群重庆组团的划分,被国家发改委采纳,为制定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提供了决策参考;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她主持完成了两个相关的省部级课题,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过程中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提到区域经济学,很多人可能觉得十分枯燥乏味,但对于任毅来说,研究区域经济学近20年来,她一直乐在其中。
为什么研究区域经济学?这还得从头说起。
1998年,任毅考入重庆大学贸易经济专业,刚开始接触经济学就被深深吸引。在她看来,经济学是“经世济民”之学,经邦济世、强国富民是历代中国有志向、有作为的知识分子所追求的崇高思想境界。她期望未来能用自己所学,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为此,她苦学不辍,勇攀知识高峰。2002年,任毅被保送重庆大学研究生。2008年,她考入西南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2013年,她进入西南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
多年来,为更好地为国家献策、为社会思考、为人民发声,任毅的脚步遍布祖国大江南北,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做科研虽苦,成果却甜。
令她记忆尤深的是2017年围绕国家级新区建设成功申报主持的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合作博弈理论的国家级新区产业分工与价值链重构研究”。“项目研究对象涵盖19个国家级新区,地域范围广,系统数据少,研究难度大。我们整个研究团队通过走访、调研、访谈等方式收集资料数据,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高温酷暑,团队成员的脚步未曾停歇,有的人甚至几个月都没空回家。虽然辛苦,但是看着项目进展顺利,我们都非常开心。”任毅笑着说道。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最终,任毅带领研究团队提出了国家级新区产业分工与价值链重构的五个机制和五个路径,为国家级新区的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
近年来,任毅重点围绕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三峡库区、国家级新区等开展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庆市重大决策咨询项目等20多项。主持撰写的1份决策建议获得正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6个研究报告被重庆市人民政府研究室、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市级部门或区县政府采纳应用。
“接下来,我即将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融入双循环价值链的机制与路径、‘双碳’目标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链现代化的对策研究等,用区域经济学为政府决策服务、为国家经济发展赋能。”任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