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支限量合香,上线即售罄……近日,九龙坡区九龙沉香博物馆迎来文创合香的“高光时刻”,所调制的新款合香大受爱香人士追捧。
这款合香来自九龙沉香博物馆的调香室。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小屋,错落有致地摆满了汉建宁宫廷香、冯仲柔四和香、东阁藏春香等各种香料。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正在调制新款合香,这是该款香型的第九版,依托“传统合香制香技艺”的非遗手法,配入富森红土、龙涎等香料,目的是打造出正统合香。
创始
馆内沉香藏品500余组
九龙沉香博物馆,坐落于九龙坡区九滨路,是一座集沉香的收藏、陈列、研发于一体的专业博物馆,是全国三大沉香博物馆之一,以其馆藏丰富、制香技术高超在业内颇有名气。
博物馆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收藏了来自越南、印尼、马来西亚、我国海南等众多产香区的沉香藏品500余组,涵盖了世界主要沉香产区的香材及沉香产品。
名为“天使之眼”的沉香是该馆的镇馆之宝,其重达1.37万克,产自越南芽庄原始热带雨林,是惠安产香区近几十年来发掘的体量最大的奇楠种,品质与特征均接近古书所记载的“莺歌绿”奇楠,无论重量、品级、含油量,均超越日本国宝“兰奢待”。除沉香外,馆内还藏有历代香具香炉等100余件。
创新
传统香事萦绕于互联网
九龙沉香博物馆的调香室,也是“录制室”,常常能够看见博物馆的相关工作人员调制合香、摄像师取景拍摄的身影。
寻香、拣香、净香……为了让香文化走入大众视野,从2021年8月起,博物馆便通过社交平台发布短视频,以微型纪录片的形式,向网友们展示各种香料的历史文化、制作工艺、用香方法等。他们用摄影和音乐的创作逻辑,思考合香所能表达与传递的嗅觉审美,把传统香事融入数据时代的短视频中。
“我们博物馆的宗旨就是复兴香文化。传统香事不应只存在于博物馆和古老书籍之中,还应以新的方式存在于现代人的生活之中。”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
创造
香文化承载于文创产品
为了传统香文化的现代“新生”,博物馆也将目光落于开发文创产品之上,依托文创产品的流通来传播香文化。
2019年6月,九龙沉香博物馆“传统合香制香工艺”被正式列入重庆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博物馆负责人说,多年来,传统的制香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比如二十四节气,博物馆根据古人对每个节气的不同解读,从而制作了24种适合不同节气的香。
以“春分”的香为例,这种香采用惠安沉香、檀香、丁香、甘松等香料制成,燃烧起来让人感到心静,也能在春天这一特殊的节气里感受到不一样的百花香。这代表二十四节气的香,因为其属性各有不同,深受女性朋友喜爱。
除了调制合香,博物馆还与其他大型国有博物馆合作,通过授权复刻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赤金走龙、法门寺博物馆的舍利塔、南京博物院的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等文物,吸收其所具有的符号价值和美学价值,打造出别具匠心的香插、香立等。
“我们想做的从来不是简单的复刻。”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说,做文创产品,不仅要基于古人的风雅,还需符合现代人的嗅觉审美,沉下心来反复打磨产品中的香文化,既传递香气,也让香文化更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