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一脚踏三县”的历史要塞发现“百年枳树林” 致力让老树开“新花”豆豉酿制技艺(永川豆豉酿制技艺)
第12版:科技服务·文旅
上一版 下一版  
图片新闻
“一脚踏三县”的历史要塞
发现“百年枳树林” 致力让老树开“新花”
豆豉酿制技艺(永川豆豉酿制技艺)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4 月 0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卡重庆美景
丰盛古镇:
“一脚踏三县”的历史要塞

  作为巴南区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丰盛古镇始建于宋代,明末清初因商贸业发达而兴盛,其独特的巴渝古商业文化气息充盈于古街古巷之间,许多古建筑也体现了巴渝传统民居的风格。

  丰盛古镇历史悠久,曾是重庆主城通往南川、涪陵的重要驿站,现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也是重庆市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长江第一旱码头

  关于丰盛的名字,当地有很多传说,而有据可考的是以前为“封门场”或“峰门场”。所谓“封门”,是指场镇的四面,均设有栅子门封之,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献忠进攻重庆,途经封门,关上四门屠场,谓封门;而“蜂门”则是指场镇唯一出口在两山之间,山峰陡险,称峰门。直到清朝,当地人按其谐音,改称为丰盛场。

  丰盛古镇位于巴南区东北部,是巴南、涪陵、南川三地的交汇处,在历史上是“一脚踏三县”的要塞险关。古镇在清代因商贸交易而兴盛,为古代巴县“旱码头”之首,素有“长江第一旱码头”之称。古镇结合历史上“九龟寻母”自然山水格局的城镇建设,体现了典型的巴渝传统人居环境营建思想。

  古镇以山地田园风格为特征,总面积95.83公顷,核心保护范围14.6公顷,建设控制区约37.17公顷,风貌协调区约55.06公顷。老街长800余米,有禹王宫等6处保护建筑。

  巴渝地区古代碉楼样本

  在丰盛古镇,最具特色的建筑要数碉楼了,并不算大的丰盛古镇现存的各式各样的碉楼15座,是巴渝地区最集中、最完好的城镇碉楼群,不仅是巴渝地区古代碉楼的样本,也是碉楼这一中国传统防御建筑类型的重要地域性代表。

  丰盛古镇的清代碉楼群分别伫立在镇上与外界的出入口,连成一线,仿佛一层层的关卡,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丰盛古镇的碉楼远远高于一般的民居,大多有3~6层高,每层面积80~150平方米,便于居高临下防御;碉楼的墙体比普通的民居厚实坚固,不怕匪盗凿墙或火攻;碉楼的窗户比民居的开口小,都有铁栅和窗扇,外设铁板窗门。碉楼上部的四角,一般都建有凸出悬挑的全封闭或半封闭的角堡,角堡内开设了向前和向下的射击孔,可以居高临下地还击进村之敌。

  除碉楼外,丰盛古镇至今保存有百余处明清以来的古民居,著名的有李武举宅、桂花湾古民居和大房子古民居等,还拥有禹王宫、十全堂、一品殿、曾义堂等古建筑,都具有很高的观赏性。

  盛产一种会响的神奇石头

  丰盛古镇除了吸引普通游客以外,还吸引了很多石器收藏家,他们大多都为了紫云响石而来。

  紫云响石产于丰盛东山紫云寺附近,是一种“大如斗碗小似豆粒、内含一籽摇之声如玉沙”的石头,因为石头的特殊构造与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石头也可以发出响声的奇观。

  紫云响石中心呈空心状,每个响石内部所含成分不同,有的里面是小石子,有的则是沙砾,小石子颗数也不同,有的多达十颗,而有些只有一颗。此外,每个紫云响石里面包含的物体都是不尽相同的,除了包含固体、声音很清脆的干响石外,还包含液体的水响石。因为每个响石都是独一无二的,响声都不相同,因此拥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本报综合)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