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成东:妙手博爱济苍生韩津梁:防疫一线最动人的模样张首刚:大国“钟”匠(一)科技先锋谈
第06版:科技创新·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向成东:妙手博爱济苍生
韩津梁:防疫一线最动人的模样
张首刚:大国“钟”匠(一)
科技先锋谈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4 月 0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首刚:大国“钟”匠(一)
——记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首席科学家张首刚和他的“时间团队”
新华社记者 张伯达 郑昕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首席科学家张首刚在空间光钟实验室工作。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时间的产生、保持,以及把时间信息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送出去,叫作“授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一代代授时人扎根大西北,甘坐冷板凳,筚路蓝缕、创新自强,铸就了精准的“中国时间”。——题记

  在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所在地——西安市临潼区,自西向东从西安主城区驶来的地铁在抵达华清池站后,以一个近乎直角的角度折向北行。

  一部分原因,是要避开东侧约两公里外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以免有可能影响从这里产生并保持的中国的国家标准时间——北京时间。

  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在其前身陕西天文台的建成之初,主要是为满足国防与经济建设的急需而设立的。如今,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张首刚和他的“时间团队”实现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把我国标准时间与国际标准时间的偏差从100纳秒减小到5纳秒内,使其整体性能位居世界前列,将国家利益镌刻进“星辰大海”。(待续)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