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超1.4亿,这意味着我国大约每10个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该从何入手?血糖正常人群如何做好预防?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该从何入手
“血糖监测需要精细化管理。”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博士后刘艺文说,指尖血血糖的基本监测点为空腹、三餐前和餐后2小时,如存在夜间低血糖风险,可酌情加测睡前和夜间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建议每3个月监测一次。
此外,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合并症监测需要综合管理。刘艺文介绍,眼底、肾脏、心血管、神经系统因长期“泡”在“糖分超标”的血液中,会逐渐出现病变。这被称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影响“糖友”生活质量和寿命的罪魁祸首。因此,每年应进行一次评估,通过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肾功能、肾脏超声评估糖尿病肾病,通过眼底检查评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还应定期复查血压、血脂和尿酸。
控糖食谱什么样?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肖新华说,主食可选择升血糖较慢的碳水化合物,少吃粥等流质主食,适当多吃非淀粉类蔬菜、粗粮等高纤维食物,减少精加工谷类摄入,尽量少油少盐。“无糖食品”“0糖饮料”并非不含糖,大量食用仍可能导致血糖升高且不易控制。
控糖除了“管住嘴”,还要“迈开腿”。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李玉秀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保持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健步走、太极拳、骑车等。存在严重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情况的患者禁止运动,待病情稳定、专科医师评估无禁忌后,才可逐步恢复运动。
此外,患者应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规范使用降糖药物,切勿自行盲目减药或停药。“应用降糖药物后仍需坚持饮食和运动管理,否则降糖药物的效果将大打折扣。”李玉秀说。
血糖正常人群如何做好预防
除了糖尿病患者要做好健康管理,血糖正常人群也要注重早期预防,防止变成糖尿病前期。
张波介绍,有一个概念与糖尿病密切相关,叫作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有5条诊断标准,即高血压、中心性肥胖、甘油三酯高、高密度脂蛋白低、血糖异常,其中3条达标就可诊断为代谢综合征。
“没有血糖异常的人如果其他4条达标,就可看成是糖尿病前期的高危个体,需提高警惕。”张波提醒,其实只要有1条达标,就要引起注意。
专家介绍,如果某人直系亲属或兄弟姐妹患有糖尿病,那么自己也存在患上糖尿病的可能性。这部分人群如果已经是糖尿病前期,就要积极预防和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维持健康的体重、血压等指标,这样,患病的可能性就可以大幅下降。
如今,许多年轻人热衷于饮用奶茶等含糖饮料。张波说,大量饮用含糖饮料,会诱发并加重体内的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难以控制,持续增高,使人逐步发展为糖尿病前期甚至糖尿病。
控糖不应等于“恐糖”。糖分是人体获取能量的最主要来源,如果完全不摄取糖分,则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引起脱发、产生皱纹以及情绪低落,甚至伤害到神经系统。一些人控糖过度,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走向极端会发生低血糖。甚至有的人为了变瘦拼命控制饮食,最后导致厌食症。
专家提醒,科学控糖是健康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需要控制总能量摄入,加强身体锻炼,如此才能消耗多余脂肪,提高基础代谢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