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果园港中转已实现长江干线全覆盖江北区新增3家企业科协组织大渡口区科协完成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可实现零排放的“绿氢”“蓝氢”为什么航天飞机不怕热
第05版:科技创新·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图片新闻
果园港中转已实现长江干线全覆盖
江北区新增3家企业科协组织
大渡口区科协完成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
可实现零排放的“绿氢”“蓝氢”
为什么航天飞机不怕热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11 月 1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点睛科技

可实现零排放的“绿氢”“蓝氢”

  在今年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网球运动员大坂直美手持火炬点燃圣火,为人类使用清洁环保新能源提供了示范。此次奥运火炬和圣火,使用的燃料不是传统的天然气,而是氢气。

  据媒体介绍,东京奥运圣火燃烧所用的氢气,产自全世界最大的制备基地——福岛县。此基地生产的氢气,是利用光电通过电解水技术来实现零排放制备的氢气。此项技术被称为“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是利用化石燃料制备氢气和氨气,再利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将“灰氢”转化为“绿氢”。

  2016年,日本在世界范围内率先提出用氢气体让经济脱碳。目前,日本的氢技术领先世界,相关专利技术最多。今年又推出了新的气候和能源战略,助推“蓝色”思路发展。“蓝氢”是通过天然气中的甲烷生成氢气的能源,通过加热、蒸汽、压力将甲烷转化为氢气和二氧化碳。“蓝氢”的过程更进一步,还收集了一些额外的二氧化碳,有利于实现零排放。

  氢作为清洁能源载体,被全世界视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手段。因此,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氢能源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刘代荣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