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自2018年8月教育部等八部门下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来,经过三年不懈努力,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为53.6%。2019年,总体近视率为50.2%,比2018年下降了3.4个百分点。2019到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为52.7%,同2019年相比上升2.5个百分点,与2018年相比,下降0.9个百分点。基本实现了《方案》每年下降0.5个百分点的防控目标。
过去三年,教育部在制度设计、顶层设计、压实责任等工作上层层推进,逐项落实。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办公室主任、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接下来,教育部将继续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
第一,切实落实“双减”政策,增加学生运动的时间,保障学生充足的睡眠。第二,改善阅读和相关的用眼环境。第三,加强眼视光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学校卫生保健队伍的建设。第四,加大对涉及儿童青少年验光、配镜的相关部门、行业的监管力度。第五,管理措施要硬起来。一是教育部要更加坚定地推进五项管理,落实 “双减”的要求。二是加强督导检查,进一步加强对省级人民政府落实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评议考核,推进儿童青少年视力保障工作。(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