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为志愿科普讲解员,张锋(右一)为观众讲解科普展品。(受访者供图) |
人物名片>>>
张锋,1976年生,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就职于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市级科普基地负责人,重庆市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从事古生物学及地质遗迹研究与科普宣传工作。发表文章50余篇,著作4部,翻译著作一部。
地球科学指一切研究地球的科学,主要包括地质学、地理学,以及其他衍生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很基础、很重要的学科。地球科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我们所吃的鱼虾,建筑中需要的沙石、水泥,黄金饰品和钻石等,都来自地球。
2009年,工作一年的张锋开启了地学科普工作的道路,这一干就是12年。
经过多年的科研和实践积累,2017—2019年,张锋和团队出版了科普图书三部——《重庆地质之最》《重庆地质奇观》和《探秘巴渝远古森林》。其中《重庆地质之最》被自然资源部评为“2018年优秀科普图书”,《重庆地质奇观》和《探秘巴渝远古森林》获得2020年重庆市优秀科普作品。拍摄的《危机一刻》和《最美地球医生》科普视频,获得众多奖项,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不仅如此,团队还组织了各种全国科技周活动,产生了较强社会影响力。
2019年8月“应对气候变化·记录中国”活动中,参会专家、领导探访了由张锋发现和研究的5亿年前形成的叠层石群,开展了以《观亿年叠石——话地球历史》为主题的网络直播科普讲座,极大提升了“叠石花谷”景区的影响力,为该景区的稳步运行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景区已经创收超过1.5亿元,成为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的样板工程,有力助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2019年,张锋和团队结合多年从事地学与古生物学工作经验,策划打造“穿越重庆五亿年”大IP构想。目前,该项目已经在实践中开展了“如何阅读地层万卷书”活动,把地质学课堂搬到绿水青山当中,寓教于乐,既让孩子们锻炼了身体、学习了知识、采集到了化石,还给了家长和孩子一起动手的机会,受到了广大儿童青少年和家长的欢迎。
近年来,张锋和团队响应国家号召,借助国家重视科普工作大背景,积极申请完成科普项目研究和结题。至今完成了《重庆市重要古生物科普教育研究》《重庆古植物演化史》等项目。
科普的目的是为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为人类的全面发展服务,这也是张锋多年科普工作的心得体验。他除发表科研论文以外,还在《生物进化》《大自然》等科普杂志上发表了数十篇地学科普文章,包括围绕动物的起源与演化主题的文章,例如蝙蝠的起源与演化等。张锋还将自己野外考察经历写成地质考察记发表,吸引了读者和大众探索自然的浓厚兴趣。
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也将知识传递。张锋负责了科普微信公众号工作日每日更新,抓住科普热点,适时将科普知识发送到读者的手中。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地震后,张锋第二天创作出《我是地震》科普短文,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
为了推进科普事业,培养科普人才,张锋经过考察,了解学生对地学科普的热情和兴趣,选择了目前就读于小学三年级的万子昂同学作为科普人培养。他们在多次科普活动中进行了合作,作为志愿讲解员参加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与地球日等。据了解,张锋指导万子昂参加2020年重庆市青少年科学影像节活动之科学探究纪录片《恐龙足迹》获得三等奖。
传播地学知识、展现地学之美,让科普的道路越走越宽阔,是张锋和团队坚持在科普之路上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