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们不论到哪里,手机地图都能为我们指引方向。但在古代,古人们在没有任何现代科技的帮助下,是如何找到方向并绘制成地图的呢?
经验感受
最开始,古人的测绘方式非常简朴,采用实地考察的方法,有时甚至凭着直觉去绘制。相传大禹治水时,使用准、绳(测定物体平、直的工具)、规(矫正圆的工具)、矩(画方形的曲尺)等工具来测量以及绘制土地的方丈。
《山海经》中也提到了禹曾派他的手下大章和竖亥去测量大地的长短,虽然其中提到的工具不一定是该时期的发明,但至少证明了上古时代的人就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测量方法。
测量车
地图在古代又被叫作舆图,这里的“舆”字指的是车辆,由此可以看出古人的测绘方式之一是用乘车、乘船或行走等方法去探索和测量,将亲眼见到的沿途情形记录下来,画在图上,便制成了地图。
理论与工具结合
西汉时期,人们已经发明了覆矩、浑天仪、牵星板等多种测量工具来测量山高、谷深以及距离;宋朝时,人们开始普遍使用水平、望尺、千尺来测量高差;到了元代,科学家郭守敬致力于制作仪表,为测量发明创造了十几种专用仪器,还为野外观测设计了丸表、悬正仪、座正仪等仪器。(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