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曾召军与渝北区科技局相关人士进行交流(右二)。受访者供图 |
“给草根创业者一个创业空间,与他们共同成长,就是我创业的初衷。”近日,2021十大重庆科技创新人物评选正在火热进行中,记者在采访候选人之一的翼空间(重庆)创业孵化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召军时,他说,“在公司成立的七年时间里,我见证了许多小微科技企业的兴衰,不论成功与否,都能让他们在这之中有所沉淀、有所收获,这就是做企业孵化器的魅力。”
企业孵化器又称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通过为新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提供一系列的企业服务支持,进而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
1996年,自动化专业毕业的曾召军在北京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创业——通过研究新的编码规则,打破了BP机改频入网的门槛。他曾一度垄断了北京三分之一的BP机市场。
2014年,曾召军回到重庆,再次开启他的创业之路。这次,他成立了翼空间(重庆)创业孵化器有限公司。
在机缘巧合下,曾召军接手了朋友一处800平方米的闲置物业,将其改造成办公场地,取名为漫调e空间。这种配套企业服务的共享办公空间受到了很多初创企业和小微企业的欢迎,很快,第一个场地就入驻满员。
曾召军开始找寻下一个合适的场地,就这样,场地从一个到两个、两个到三个……目前已发展到10个场地,入驻企业1000多家,服务企业6000多家,办公园区已覆盖重庆主城区的核心商圈,漫调e空间成为了重庆本地知名的连锁众创空间,获得重庆市创业孵化基地、市科技孵化器、重庆市众创空间、国家备案众创空间、2020年“中国百家特色载体”称号和2020年中国科技创业孵化贡献奖。
其间,曾召军也在创业孵化的路上不断完善自身,获得了国家创新创业孵化人才高级从业资格证书,被聘请为重庆市青创空间创业导师,在重庆多家大学担任创业导师,并入选为2020年年度重庆英才计划·创业领军人才(科技领域)。
“草根创业一无背景、二无资本,所以只能在技术上做出突破。”曾召军认为,科技与创新是不可分割的,其中一定得有属于自己独到的地方,并一直坚持,才能越走越远。
“与同类企业相比,我们不仅为科技企业服务,还自己创造科技。”曾召军说,“我们的优势在于开发及运用更深层次的技术、系统、软件等,所以一直需要技术投入。”
而技术则分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管理技术,另一个层面则是服务技术。对于管理技术,曾召军通过积累小微企业各种维度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模,去驱动小微企业的发展;对于服务技术,曾召军帮助小微企业进行技术输出、成果转化,并为其判定该技术是否有市场前景。
如今,曾召军已经带领漫调e空间走过了第一个五年,对他而言,第一个五年是初创期,也是“模仿复制期”,虽然企业发展尚且可观,但绝不能止步于此。第二个五年,曾召军将着力于科技突破,强化行业发展的前瞻性,在自己的领域上有所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