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小微科技企业打造全方位创业空间让院前急救守护更多人的健康
第04版:党的旗帜在科技界高高飘扬
上一版 下一版  
为小微科技企业打造全方位创业空间
让院前急救守护更多人的健康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8 月 1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恋:
让院前急救守护更多人的健康

重庆日报记者 李珩

    刘恋在工作中。重庆日报记者 李珩 摄

  “别慌,你将手机凑近点,让我看看老人的腿。”7月21日下午3点多,透过屏幕,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120指挥中心主治医师刘恋清楚地看到躺在地上表情痛苦的老人,其身后是轻轨站台阶。

  “老人在下台阶时不小心摔倒,我们赶紧拨打了120。”轻轨工作人员大致说了情况。

  “我怀疑老人有骨折,千万不要搬动他,急救人员马上就到。”凭着丰富的经验,刘恋迅速做出判断,并紧急通知救护车到现场急救。

  有了刘恋的提前“介入”,医生提前了解到伤员的情况,也为院前急救节省了时间。

  这让刘恋很感慨:“要是放在多年前,这是很难想象的事情,如今的院前急救越来越智慧,让我们的抢救更快、更精准。”

  急救打120,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1988年,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成立,首次对外启用电话呼叫报警;1997年,全市九区十二县正式开通统一的120专用医疗急救电话。

  “120保障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我们要做的正是与死神赛跑。”刘恋今年39岁,于2006年加入120指挥中心。

  以前的院前急救可不像现在这样有“智慧”。刘恋说,如今,市急救医疗中心对120指挥调度系统进行数字化升级,加入电子地图、卫星定位等功能,随后又建设120智慧调度云平台主平台。今年6月,重庆市智慧急救指挥调度中心在市急救医疗中心投用,也是刘恋如今的工作地点。

  记者在调度中心看到,这是一个集高速计算分析调度系统、有线与无线综合通信系统、大数据存储与处理系统、卫星及移动网络综合定位系统等为一体的指挥中心,全市783家医疗机构、1178辆救护车都接入这里进行统一管理。

  “每一辆救护车的运行情况,我们这里都能看到。”刘恋指着屏幕告诉记者。

  在中心大屏幕上,显示的正是大足区人民医院一辆救护车抵达抢救现场的情景,医护人员将一名昏迷老人抬上了车,正在做相关处理。

  对于说不清地址的求助,刘恋还可以发短信至对方手机上,点下短信链接,指挥中心就能看到其所在的位置。

  从派出救护车到抵达现场,仍需要一段时间,如何利用这一空窗期?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急视飞救科技研发了急视救App,实现了视频呼叫、一键定位、视频指导等功能,使急救各环节更加精准、高效。

  刘恋还记得,急视救App第一次运用于院前急救是在2018年8月,当时G65包茂高速渝湘段出城方向发生一起化危品车与小轿车的追尾事故。事故中,小车内有两人被困,一人被卡于副驾驶,一人被卡于车后排处,如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救治措施,可能造成不可预知的结果。

  接到报警后,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马上联系上去处理现场的高速执法人员,通过急视救App,执法人员将伤者视频传回医院,急救医生给予了急救指导。由于提前了解了病情,相关专业医生在急诊室提前做好了接诊准备,两名伤员到达医院后10分钟内,医生就完成了床旁B超检查,并对伤员的伤势有了初步掌握,X片、CT等结果也很快得到确认。

  “如果遇到聋人、盲人群体,急视救App还能一键报警,弥补了传统120电话报警的缺陷。”刘恋说。

  截至目前,急视救App已完成有效接警2800余次,视频指导救援510余起。

  当天晚上8点,在值守12小时后,刘恋才下班。“治病救人是医生的职责,这一点从未改变,我希望院前急救能更智慧,守护更多人的健康。”刘恋说。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