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如何让青少年选好书亲近阅读今年学生在学校过暑假守护长江母亲河,这群“红领巾”暑期在行动
第11版:科技服务·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图片新闻
如何让青少年选好书亲近阅读
今年学生在学校过暑假
守护长江母亲河,这群“红领巾”暑期在行动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8 月 0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让青少年选好书亲近阅读

姚晓丹

  “阅读”是学龄儿童家庭非常重视的教育方式。尤其是随着资料阅读在各科考试中占比的增大,课余读书更成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环。然而在孩子亲近书本的过程中,家长们也有不少困惑。在课外读物《胡小闹日记》中,以胡小闹为首的孩子们,和家长发生分歧的时候,采取的方式不是对话交流,而是集体不回家甚至绝食抗议。这些阅读中的困惑如何化解?亲近阅读的过程中如何选好书、读好书?

  国学和英语类图书易“踩雷”

  孩子刚开蒙,对很多知识都充满兴趣,是学习的“黄金期”。这时,应该学情绪管理、学国学经典、学英语入门还是统统都学?一些家长会依据上学的需要,为孩子添置图书,比如语文课可能接触到的诗词文章、数学课可能接触到的数字运算等。

  负责童书推荐的从业者顾明介绍,他们就是“利用家长的困惑”推荐书籍。“目前来看,这个市场是很大的。家长们比较容易受到互联网的影响,从众心理明显。”哪类图书在阅读的过程中最容易“踩雷”?“有两大类图书是‘重灾区’。一类是国学类图书,一类是英语启蒙类图书。”顾明说。

  “用我们业内的话来说,这两类图书‘目标市场无限’,没有边际。首先是国学类,学龄前孩子应该会背多少古诗?没有定论,于是一本唐诗可以编了再编。”顾明进一步解释,“其次是英语类,同样的道理。尽管要求小学零起点教学,但是真正不提前学英语的孩子很少。一旦提前学,就面临着‘该掌握多少词汇量’的问题,在一些阅读公众号的文章中,这个答案是多多益善。很多国外的小学原版教材因此被推荐给学龄前孩子和家长。”

  家长要把好第一道关

  除了市场营销方面出现的问题,在孩子阅读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自身应该加强哪方面的学习?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副教授姚颖认为,儿童出版物有自身的出版标准,比如要符合“核心价值观”,要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等。但是身为家长,要提升自己的审辨眼光,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要首先明确一种观念,不是所有的‘推荐书单’都是好的,对书籍最终的筛选权在家长手中。”姚颖介绍。

  “对阅读的正视是好现象,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将受益终生。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观念的更新,家长也要从纷繁复杂的市场中多多学习,作出综合判断。目前学龄儿童家长大多是“80后”“90后”,他们的视野本身就较宽。”姚颖说,“但需要重视的是,早期阅读最好是亲子共读,家长们每天可以抽出10~20分钟的时间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书籍,这样不但能培养阅读习惯,更能促进亲子沟通和家庭教育。”

  “亲子共读”也是顾明认为最能发现“阅读问题”的方法之一。“阅读应该是家长和孩子共同认识世界的过程,不要盲从于所谓‘书单’,不要被‘鸡娃群’中背诵诗歌、英语的案例扰乱心神。‘尽信书不如无书’,一些书本中需要更新的理念,需要家长为孩子指出来。”顾明说。

  不动笔墨不读书

  作为深耕语文领域的从业者,北京市特级教师、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何郁表示,他不会轻易开出“系统的书单”。“我会根据学生的情况为学生推荐书籍。推荐的原则有两个:一是我读过多次并认可的书;二是我曾推荐给学生并得到正向反馈的书。我认为‘书单’反倒会束缚孩子的思想发展,比如鲁迅先生,就明确说过不会给学生开书单。”何郁说。

  他给学生推荐最多的一本书是《论语》。“《论语》和教材紧密相关,推荐它一方面可以打通课内外;另一方面,《论语》能给孩子打下深厚的文化基础。这是思想传承的一本书,它不仅教会学生人生道理,其中的成语、典故、思想穿越千年依旧鲜活。”何郁说。

  在阅读中,有哪些需要遵守的原则?何郁提出了四条经验。“首先是根据孩子的年龄、阅历选择图书。其次要贴近教材,教材选择的都是经典名著的片段或单篇,课本要精读;课外可以选择经典名著的全本,全本可以泛读。精读和泛读相结合,这是学会阅读的好方法。再次是‘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要有意识地拿笔看书,批画的过程就是浸润的过程。书读完了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批注写读后感,写鉴赏的小文章。最后是不要狭隘地看一本书,比如《论语》,不要只读论语,可以读《孔子传》等,了解先贤生平,历史等,从一到多,从一本书到它周边的系统读物,这就把书读透了。”何郁最后说。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