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气 一种会呼吸的痛我国加快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菠萝熟吃可以降低过敏概率炎症与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间关系
第15版:科技生活·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岔气 一种会呼吸的痛
我国加快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
菠萝熟吃可以降低过敏概率
炎症与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间关系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7 月 2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岔气 一种会呼吸的痛

张宇

  很多人可能有过这种体验:有时候跑步、活动甚至大笑时,肋骨连着腹部的位置突然传来剧痛,甚至吸一口气都会疼,也就是所谓的“岔气”。岔气最“要命”的,除了痛感,还有无法预知的疼痛时间。有时候几分钟就自行痊愈了,有时候疼痛则要持续一段时间。到底为什么会岔气?日常生活中又该怎么预防呢?

  人为什么会岔气

  人们口中的“岔气”在医学上被称作急性胸肋痛,通常发生在突然剧烈运动时。大多数人可能误以为岔气时疼的是肚子,其实真正的发作部位是呼吸肌,也就是膈肌(位于胸腔和腹腔间的肌肉)。人体最主要的呼吸肌是肋间肌和膈肌,这两处痉挛分别会引起不同位置疼痛。肋间肌:两侧肋骨发痛,膈肌:肋骨底端发痛。身体发生岔气可能是以下环节出错了:

  呼吸节奏不对

  当身体运动或突然活动时,肌肉优先被迅速调动起来,此时肺就需要吸入大量空气做供氧支持。呼吸的功能除了交换气体,还可以改变体腔内的压力,进而调节周围肌肉的紧张度。如果身体需氧量大,而呼吸跟不上节奏,或身体活动时肌肉紧张,而内脏无法立刻投入对应的支持工作,就会给呼吸肌造成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一些辅助呼吸的肌群过度收缩,引起局部呼吸肌痉挛,刺激疼痛感受形成岔气。

  内脏韧带被反复拉伸

  运动时腹腔内的横膈膜与肝脏间的韧带被反复拉伸,也会引起痉挛,最终形成岔气。

  生活中人们经常调侃“笑岔气”了,实际上,运动、搬运重物、用力不当都会造成岔气。运动前缺乏热身、短促呼吸等因素也会使岔气概率增大。一旦岔气,缓解疼痛的步骤主要分为3步:一是岔气引起疼痛时,要立即停止运动或大幅度减缓运动速度;二是微微前屈或弯腰并用手按住疼痛部位;三是缓慢进行深呼吸憋气并深长呼吸,帮助缓解呼吸肌痉挛。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痛感依然未好转或反而加剧疼痛,请马上就医。

  防岔气从调整呼吸开始

  运动引发岔气的情况最常见,因此一定要避免呼吸肌过劳,以下推荐几种配合不同运动的呼吸法:

  有氧运动:三步一呼、三步一吸

  一般状态下,正常人的呼吸节奏为吸气∶呼气=1∶2。但运动时,心率有所提升,换气速率也会变得更快,比值应为1∶1。建议选择“鼻子吸气、嘴呼气”的方式,最好使用腹部深呼吸,即吸气时鼓腹,呼气时用力收腹。

  力量训练:发力时呼气,还原时吸气

  力量训练时,不少人发力容易憋气。但此时肌肉负荷一般较大,呼吸更要有节奏,争取做到发力时呼气,还原时吸气。发力时,机体为耗氧过程,还原时吸气即可充分摄氧,最大程度上满足训练过程中身体所需的氧气。

  拉伸运动:深呼吸,呼气时拉伸

  拉伸时,每个动作应保持约30秒钟,深呼吸5~8次,每次呼气时,尽量增加伸展的范围。拉伸时,肌肉需要通过呼吸来保持弹性和张力。如果憋气,身体就会不自主地紧张,不利于延展。由于呼气比吸气时间长,也进一步保证了更长时间的牵拉。

  瑜伽:延伸吸气,还原呼气

  练习瑜伽时,向上延伸的动作,大多为吸气;向下的动作,大多为呼气。需要注意的是,呼气时腹部一定要收紧。和拉伸动作不同,吸气时胸腔扩张,腹部脏器下沉,有助于躯体向上延伸,可延展脊柱,为身体创造更大的延展空间。

  除了运动,生活中也要养成以下习惯避免岔气:运动前做好热身,量力而行;饮水、进食后不要马上运动,至少休息30分钟;提重物时也要学会呼吸法,尽量用鼻腔呼吸,如果用嘴巴呼吸尽量避免吸入冷空气。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