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蔷薇总是肆无忌惮地开着,没多久便会蔓延整个校园。我常常掰着手指头细算,在这儿也呆了5年之久了,却总也算不清是多了一天,还是少了一天。一如既往地喜欢走在这条好像不着边际的小道上,一边通向“牢笼”,一边走向“人间仙境”,可这条路却几分钟便走完了。
那时,成都的地铁二号线还未开通,这条小道的另一头便是我等公交的一个固定场所,常常要等上半个小时。冬天的时候,草木摇落凋零,成都那刺骨的寒风嗖嗖吹过来,割得脸痛,疼得怕毁了容,便恨不得马上造个“钢铁坦克”开回家去,也比站在那儿受着“枪林弹雨”的好。
每逢4月的周末,我都喜欢来这儿,出了校门,那一路的栅栏上全是各色蔷薇,着实喜欢那种紫色渐变到淡蓝,本来一朵焦黄欲滴的花儿却硬是要带几丝粉红或三分白。黑色的铁栅栏,顶部是尖的,再配上这一团红色的蔷薇,让人想到皇室宫廷的后花园、贵族们下午的茶话会是不是也要开始了?想着,要是从这簇花里逃窜进去,应该就到秘密花园了吧。
那时我会兴奋地看着一簇簇花儿,焦灼等待着那不得不经历的仪式。
远远地便可以看见那人挥着手、眉飞色舞,骑着那辆轮胎比自己还大两倍的自行车,驶过去时就如刮起一阵台风。身材虽小,但四肢特别有力量,他是我的初中数学老师,一个心里眼里只有数学符号,对数学可谓情有独钟的数学老师。每节数学课都是他一展英姿的重要时刻,神圣而又珍贵,一点儿也不能浪费掉了。他的脸蛋儿上有很多丰富表情,长得像极了Q版的二次元人物。他常说:“我是被知识压矮的,浓缩的是精华!”
“陈茜!还没回家呀?”
“没呢,这公交车慢得要死,可得等好一会儿呢!”
“路上注意安全哦!回家要好好看数学呀!”
“知道啦!老师拜拜!”
我和他的对话里永远含有要赶走他的语气,无数次幻想着要是每周五都没有他的课该多好,特别是四月,这样的美景,每次都被他惊扰了。这种模式化的对话一直延续到了地铁二号线开通,那时,我已经在这个学校上高中了。
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无法专心致志地赏花,一边赏美景,一边还得集中注意力等他过来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复习数学呀!”“要好好做数学作业哦!”听了好些年,现在耳根子终于宁静些了。
如今,两年没有回来过了,夏季的这条路上确实安静,5年的时光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消失的,一转身再也寻不到它的踪迹。学校已是焕然一新,中间的那条岔道不再通向对面,只能绕道而行。原来的这条小道也不是小道了,是一条重新修过的、像是通向豪华宫殿的大马路。新的围墙新的黑铁的栅栏,新的教学楼外墙。再也看不到蔷薇的半点花藤的影儿了,是不是学校再也不偏爱蔷薇了?忽然想着,便翻出QQ相册里的照片一张张浏览,在泛着灰黑色的大脑里一一放映,在带了复古滤镜的大脑皮层中去寻找流失的老照片。
对了,这已经是7月了,是2019年的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