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仁心和技术赢得患者信任在小胶囊中窥见大世界
第07版:基层科技工作者·风采集
上一版 下一版  
用仁心和技术赢得患者信任
在小胶囊中窥见大世界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5 月 2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覃浪:
在小胶囊中窥见大世界

本报记者 张涵韵 文/图

    覃浪正在向记者介绍胶囊内窥镜。

  人物名片

  覃浪,高级工程师,渝北区临空创新人才,现任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产品线总监兼医学部经理。近几年,覃浪共获得专利授权5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先后参与了10余项包括国家863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科技攻关计划在内的重大科研项目,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国家和市级科技进步奖等7项奖励,获得2021年重庆市“渝北工匠”荣誉称号。

  在5月13日举办的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上,覃浪团队近期研发的5款新产品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荣获技术创新奖。金山科技产品线总监覃浪表示,虽然近几年医疗企业的发展创新越来越强,但创新不仅是产品,还有技术、理念和思维。

  1995年,覃浪从重庆大学自动化系检测技术及仪器专业毕业后,一直投身技术创新研发。2000年初,覃浪对医疗器械的研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认为医疗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健康,而自己所学的技术正好可以为此尽一份力。与此同时,金山科技公司董事长王金山恰好有研发胶囊内窥镜的想法。于是覃浪立即加入科研团队,并组织人员进行调研和研发工作。

  “传统电子内镜风险高、过程痛苦,要是研发出一款产品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让检查过程变得轻松就好了。”覃浪说,胶囊内窥镜就是以此应运而生的。

  据覃浪介绍,胶囊内窥镜系统由胶囊、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三个部分组成。首先,患者需吞服10毫米×25毫米的胶囊,这颗胶囊将在人体内对整个消化道进行全面拍摄,并将图像数据精准传输到记录仪;记录仪将图像数据接收、储存,再经由医生导出数据进行图像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影像工作站会将有病变的图像挑选出来,最后出具报告。使用胶囊内窥镜的过程安全舒适,既不用打麻药,也不用插管,患者可正常生活和工作,并且没有任何不适感。同时,胶囊内窥镜是一次性使用产品,能在时限内自动排出体外,可以有效避免交叉感染。

  “胶囊内窥镜看似小,却十分复杂,它牵扯到的领域很广,比如电子、光学、通信、材料……对于研究人员来说,每一个领域都是新的开始,研发的过程十分痛苦。”覃浪回忆道,在研发初期,所有技术的成熟度跟现在比都相差甚远,要成功研发出胶囊内窥镜,就必须克服六个难题:要让胶囊内窥镜体积小、功耗小、传输快、电池性能高、材料安全、图像清晰。“我们不断学习,与国内外的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并进行严格的测试与实验。其间每一个环节都有过失败,幸运的是,所有的难题最后都克服了。”覃浪说。

  目前,胶囊内窥镜已经先后经历了四代的研发,而最近发布的全自动胶囊机器人甚至在整个检测过程中都不需要人工干预,无需接触,按下“开始”键就能全自动检测整个消化道。在2020年疫情暴发期间,覃浪带领公司临床人员冒着被感染的风险第一时间深入医院,为该设备的使用提供临床支持,有效减少了病毒经消化道的传播。

  至今,胶囊内窥镜已出口全球八十多个国家,并且列入了联合国采购目录,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重庆市优秀新产品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金山科技一直坚持‘科技追逐梦想’。”覃浪说,“我们现在的目标是成为全球5G智慧医疗的专家,研发更具竞争力的创新型产品推向全球,从而减轻医生的负担、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并利用5G网上医院将资源应用到落后的地区和机构,让全球共享资源、共享先进技术。”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