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大瀑布群图片新闻长征中坚守理想信念的缩影中国曲协研讨构建风清气正曲艺界优良行风
第12版:科技服务·文旅
上一版 下一版  
万州大瀑布群
图片新闻
长征中坚守理想信念的缩影
中国曲协研讨构建风清气正曲艺界优良行风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5 月 1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术经典中的党史
《革命理想高于天》:
长征中坚守理想信念的缩影

古月

    革命理想高于天。(画家:沈尧伊)

  《革命理想高于天》是沈尧伊的油画作品,描绘了长征途中温馨的“草地夜话 ”一幕,画作中毛泽东微笑着给红军讲故事,周恩来在一旁聆听,战士们则围坐在二人周围,草地中的篝火映照在画中人物的面庞上,体现出战士们在艰苦作战的过程中,依然保持着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

  这幅画作的历史背景正是红军面临极多困难的时期,1935年,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长期的疲惫作战,无数从战场上幸存下来的红军战士最终没能跨过“松潘草地”。虽然红军面临如此绝境但依旧没有放弃,用了十几天时间跨过草地,迎来了绝境重生的机会。

  行军途中讲故事暖人心

  位于四川省的“松潘草地”因恶劣的自然条件被称为“死亡陷阱”,长期疲惫作战消耗了大量体力,加上粮食供应不足,很多战士因此牺牲。甚至不少炊事员为了让战斗人员有更充足的体力,宁愿自己挨饿。

  面对这样的背景,也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在艰难的行军途中为何会有“讲故事”这样看似轻松的娱乐活动?中共党史专家邵雍正表示,人们往往很难理解当时的难处,很多战士因沼泽地太多都不敢躺下休息,他谈道:“讲故事不是目的,一个是让这些战士受到教育,更重要的是让大家调整自己的心态,把注意力集中到理想信念、革命情操上来。”

  心中有信仰 脚下有力量

  油画的标题出自萧华的《长征组歌》中描写红军过草地的诗句,其中的“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生动描写了战士们乐观的革命精神。

  画作中多为三角构图,通过图像表现出了稳重、坚定的革命精神,其中别出心裁地描绘了女性红军战士拿着花朵的场面,这些细节之处也体现着在艰苦条件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篝火作为光源,体现了革命战士的热情,也突出了画作的真实感,在绘画技巧上巧妙地融合了浪漫和豪迈之感。美术评论家王平认为:“艺术的真实往往比历史的真实更能集中、凝练地表达一个主题。”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的,是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党和红军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就在于心中的远大理想和对革命信念的坚定执着,这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

  携画笔重走长征路

  1975年,画家沈尧伊为了创作该作品决定重走长征路,重温那段光辉的岁月。几十年过去了,“松潘草地”的气候依然对画家构成了挑战,阴凉和酷热的交替给画家进行创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革命理想高于天》这幅画作表现了战士们在长征中跨过千山万水、跨过错误的思想障碍,迎来了绝境重生。而如今我们走在了新长征的路上,同样也应该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依旧坚守崇高的理想信念,不畏艰险不言放弃,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