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短视频受众基数扩大,直播带货成为优势产业。其中,“吃播”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垂直领域。
“吃播”,顾名思义就是直播吃饭的意思。起初,“吃播”只是一项娱乐性活动,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直播低门槛、低成本特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吃播”行业,内容也从简单的吃饭,逐渐扩展出测评、社交、引导消费等多重功能,带货就是其中最核心的一环。
所有能够带货成功的“吃播”主播们都具有共同点:和用户建立一种稳定的沟通交互关系。
直播平台中,“吃播”节目和“吃播”主播数量庞大,用户对节目及主播的选择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双方最初建立的关系十分脆弱。要使用户实现观众到粉丝的转化,必须强化双方之间的连接,使用户将偶然性的尝试观看变为习惯性、稳定性的行为。
在转化过程中,基于情感的交互可以提升用户对主播的信任度,“吃播”主播投入更多的情感与互动反馈,使用户的多方需求得以满足,进而建立信任。而用户会因为交互过程中的情感投入生成对主播的认同感,成为固定观众群乃至消费者。
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在互动仪式链理论中提出:情感能量是人类交流互动的核心。“吃播”节目的陪伴作用恰好揭示了主播与用户之间的情感连接。用户一旦对“吃播”主播建立了信任关系与情感连接,他们带的货,自然也就成为了信任的一部分。
假设我们是一位“吃播”主播的“铁粉”,他直播推荐的所有东西我们都会全部买下吗?是不是还要思考一些诸如“这个产品我需要吗?”“产品的价格我是否负担得起?”“它到底能够发挥多久、多大的实用价值?”等基本的问题。最终消费与否,取决于我们自己。理性思考,就可以避免一切冲动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