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身上突然会出现一些淤青,不疼也不痒,过几天就自然消退了,那么,这些淤青究竟是怎么回事?
淤青是如何形成的?
淤青在医学上讲就是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形成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
1.外伤。腿、膝盖、胳膊等受到外伤时会出现,例如磕碰、跪姿、被用力捏,都有可能出现。
2.疾病。如果经常无明显诱因出现淤青,而且全身多发部位均出现,就可能有血液系统疾病或其他系统疾病,建议首先检查血常规和凝血功能,然后去血液内科就诊。
3.药物。有些人因为疾病,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这时候有可能会造成出血,包括淤青、脑出血、眼底出血、鼻出血、消化道出血等。
出现淤青该怎么办?
如果突然发现淤青,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如果经常出现,需要到医院就诊,排除血液系统疾病(血液内科)或血管系统疾病(血管外科)。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助淤青消退:
1.避免用力和外伤。家中的桌角、床角,一不小心就会碰到,也不要做力量训练,否则只会加重淤青。
2.冰敷。用冰块或冰毛巾敷在淤青处,这样可以促进毛细血管收缩,避免淤青继续增大。
3.压迫止血。如果出现无法控制的淤青,例如静脉曲张患者的曲张静脉破裂,会在腿部或脚踝出现大范围的淤青,有的会喷血,这个时候需要立即用手指、纱布或其他东西来压迫出血点,并且腿部抬高,压迫十分钟左右再慢慢用绷带缠上,然后赶紧去医院就诊。
如何避免出现淤青?
1.尽量避免外伤,不要磕碰,避免做剧烈的力量训练。
2.如果是疾病引起的淤青,需要找到病因,建议去正规医院就诊,先做检查明确诊断,然后进行治疗。
3.如果是药物引起的淤青,需要和主诊医生联系,评估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