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科协举办亲子科普活动蓝花楹绽放不存在的颜色永川区获批建设重庆首家区域性省部级智库铜梁区授牌成立老年科技大学江津区科协评审2022年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重庆社会科学院与西南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第10版:科技服务·科普
上一版 下一版  
高新区科协举办亲子科普活动
蓝花楹绽放不存在的颜色
永川区获批建设重庆首家区域性省部级智库
铜梁区授牌成立老年科技大学
江津区科协评审2022年基层科普行动计划
重庆社会科学院与西南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5 月 2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普中国

蓝花楹绽放不存在的颜色

  初夏时节,重庆街头的蓝花楹悄然开放。形若小喇叭的花朵缀满了高大的树冠,团团簇簇、层层叠叠,美得惊心动魂。蓝花楹原产地为南美洲,近几年来被广泛运用在重庆的市街绿化中。虽然名字中有个“蓝”字,但蓝花楹的花朵实际上是蓝紫色的。这种颜色,在宇宙中属于“不存在的颜色”。

  眼睛这样“看”颜色

  在生物学上,人们能看到某个物体的颜色,其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物体反射的光进入眼睛,到达眼球的视网膜。在视网膜中有两种细胞,分别是视杆细胞与视锥细胞。其中视杆细胞负责感受光线强弱,而视锥细胞负责分辨颜色。视锥细胞又分为三种,分别负责分辨红、绿、蓝三种颜色,也就是光学三原色。当视锥细胞对这些光进行处理,然后转化成一种电信号传给大脑的某个区域,人们才能“看”到物体的颜色。所以人类也被称为三色视者。像鸟类这样有四种视锥细胞的,则被称为四色视者。

  如果某个人的眼球中缺少绿色的视锥细胞,就是“绿色盲”,同理还有红色盲、蓝黄色盲和全色盲。从这个意义上讲,光是一种客观存在,而颜色则是一种主观意识,是一种神经系统对客观世界的反应。也可以说,颜色就是大脑的一种“幻觉”。或者说,颜色是基于人类视觉系统对光线波长的定义。

  颜色只是大脑的“幻觉”

  在物理学上,其实也没有颜色这个参数,取而代之的是波长。

  光是一种波,有着不同的波长,不同的波长对应不同的颜色。一般而言,红光的波长范围在760~622纳米,绿光的波长范围在577~492纳米,蓝光的波长范围在450~435纳米。

  人眼可以感知的波长在400~700纳米,少数“牛人”的眼睛能够感知的波长在380~780纳米,超出这个范围的就是不可见光。普通人能在可见光范围内分辨出大约100万种不同的颜色,但并不意味着从单色光波的角度这些颜色都真实存在。

  因为光是量子,不同物质的不同能级的电子跃迁,创造出了不同波长的光。所以现实中能存在的单色光波长不是连续的,而是离散的。假设制作一个全宇宙最完整、看似最连续的可见光谱,能用放大镜发现其中的颜色是一阶一阶的。相邻两阶颜色之间的过渡色,有些就是宇宙中不存在的颜色。

  白色、紫色和品红色不存在

  打个比方,当人们看到红色气球的时候,眼睛中负责760~622纳米红光的视锥细胞就会做出反应。当人们看到绿色树叶的时候,人眼中负责577~492纳米绿光的视锥细胞就会做出反应。对于450~435纳米蓝色光波也是一样。除了这三种颜色,还有过渡区的“复合色”。假设一束570纳米的光波,同时刺激到了绿色和红色的视锥细胞,大脑就会在绿光和红光之间的过渡区找到黄色。

  但是,当眼睛的蓝色视锥细胞和红色视锥细胞同时被刺激到的时候,蓝光和红光之间的过渡区存在的却是不折不扣的绿色。这就“尴尬”了,因为此时负责绿色的视锥细胞并未受到刺激,大脑明确知道这不是绿色。于是,在必须对可见光刺激给出反应的情况下,它创造了一个颜色,也就是紫色。除了紫色,品红色和白色也是这样被大脑“创造”出来的,因为找不到对应的单色光波,对人类来说,它们被列为宇宙中不存在的颜色。

  蓝花楹花朵的蓝紫色,由蓝色与紫色混合而成,因此也属于宇宙中并不存在的颜色。但是没有关系,我们只需要欣赏它的美丽就好。(本报综合)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