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北碚区科协联合西南大学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环保科普讲座。图为志愿者走进天生街道,与小朋友一起做科学小实验。通讯员 傅建华 摄 |
本报讯 (记者 沈静)5月25日,渝中区开展科技活动周暨科技工作者日活动,为大朋友、小朋友送上科普“大餐”。
据了解,今年科技活动周暨科技工作者日活动期间,渝中区整合资源、多方联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将开展科普进校园、科普进社区、科普进企业、网络科普知识竞赛等一系列科普活动。当天,在学田湾社区举办了一场以“垃圾分类,你我有责”为主题的科普体验活动。此次科普体验活动通过现场宣讲、发放宣传资料,并结合开展拼图和投篮等游戏,将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此次活动不仅增强了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同时促使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实践行动中来。
错过了学田湾社区垃圾分类体验活动的市民,5月28日还可前往李子坝社区会议室参与“科普小课堂”课程,青少年可从知识小课堂、小小实验家、安全自护知识竞答等活动中汲取科普知识,增强动脑、动手能力。
据渝中区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儿童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中重要的方向,关乎未来国家科技教育、科技实力的发展,贯彻落实青少年科学素质建设、弘扬科技兴国战略,本次举办的“科普小课堂”活动旨在培养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求实协作的科学态度,为他们的成长奠定良好的科学素质基础。
在本次活动期间,渝中区的各纲要部门、街道、社区将结合主题开展丰富的科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