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以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这一物理现象为基础进行的多参数成像。这里所提到的“核”并不是核辐射,而是人体内具有磁性的原子核,只有具有磁性的原子核才能与静磁场发生相互作用产生核磁共振,如1H、14N、13C、19F、23Na、31P等。
人体在进入核磁共振扫描仪检查过程中不是直接获得MR图像,而是要通过静磁场对磁性核(1H)进行磁化、射频场激发、梯度场选层定位、相位编码、频率编码等过程后,才会得到一个原始数据空间,常被称为K空间。将K空间数据进行傅里叶时域转换就得到了我们常见的磁共振断层图像,将K空间数据进行傅里叶频域转换就得到我们常用的磁共振波谱(MRS)图像。通过上述过程我们了解到,采集一幅磁共振图像,需要经过多个步骤;而人体某个部位进行磁共振检查时,需要进行多层且多次重复采集,才能得到一个序列的全部图像;并且患者进行一次磁共振检查至少需要完成3个序列数据采集,因此完成一次完整的磁共振,所需要的时间会比较长。
磁共振成像检查是目前应用于临床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其具有无创性、无辐射损伤、多参数成像、影像信息丰富等优点,对于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和鉴别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软组织病变,磁共振有着极高的分辨率。现在随着压缩感知技术的全面应用、序列的优化和降噪技术的升级,检查时间和噪声这两方面都得到了明显改善,相信随着硬件科技和软件科技的发展,还会得到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