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汉字花朵永远鲜艳雨飞飞
第15版:科技生活·巴渝文学
上一版 下一版  
千年汉字
花朵永远鲜艳
雨飞飞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4 月 2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普文学

千年汉字

钟芳

  中国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一经产生,便肩负起时代的使命,为赓续中华文脉,传承泱泱华夏文明,发挥了巨大的引领作用。《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21年12月)从近700个常用汉字的产生、释义、具体运用及演变说开去,揭示出“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这一深刻主题。

  全书着重从“一个字就是一部文化史”“说解汉字的原则”“除了记录语言,汉字还能用来做什么?”“汉字未来会怎样”等方面,系统讲解了汉字的深厚渊源和递进过程,精致地绘制出一幅中国汉字的文明图谱。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立足于以具体字例的阐释为主体,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汉字的字形为什么能记录某个意义,二是汉字的字形发生过哪些变化以及怎么解释这种变化,三是汉字构形及其变化,寄寓了古人什么样的文化意蕴。这些要义,如果单纯从理论角度加以诠释,枯燥的学术解析,未必能引起普通读者的同频共振。而从具体的某一个字切入,逐步触及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汉字话题,这样的解析,可能更为普罗大众所喜闻乐见。基于以上考量,作者精心选取了诸如“人、大、夫、立”等一众生活当中的常用字和高频词,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揭示出汉字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六种造字原理。并将汉字栉风沐雨历经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嬗变史,依照历史发展的本来面目,一路娓娓道来。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字里字外彰显出中国人的精、气、神,每一个汉字的背后,实则还蕴藏着很深的人文故事,细细探究,总能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生活当中,喜欢研习汉字的朋友常常会问,为什么“人”字在甲骨文中是一个侧面站立、弯腰驼背的曲状,缘何发展到楷书阶段,却变成了正面站立的形象?今天的“人”字为什么会缺胳膊少腿了?写一个“大”不是更像人吗?再如,“卧”字的本义和引申之义各是什么?围绕着这些字的由来,岁月迁移中又经历了怎样的复杂演进……诸如此类的文字学溯源,在本书中都能一一找到答案。作者既能站在宏阔的历史高度,去探讨具体汉字的研究方向,又能从偏旁、架构等微观层面,分析解读汉字的深邃旨趣。于是,原本静默无声的汉字,在作者由浅入深的讲解下,纷纷褪去了神秘的面纱,在历史的聚光灯下逐一展露出鲜活的面容。那些看似简单素朴的汉字,也以返璞归真的永恒魅力,在时代的大潮中,迸发着熠熠的光辉。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