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大风惊扰了许多重庆市民的清梦,“重庆大风”也因此登上了热搜。根据气象台数据显示,南川区、南岸区、铜梁区的局地风力达到了11级,其余地区也出现了7至10级的阵性大风。在卫星云图上,这样的大风属于强对流天气。看懂卫星云图上的“弧状云线”“东北冷涡”等,普通人也能基本识别天气预报中的强对流天气。
11级大风到底有多强
气象学上,用风速来表现风的速度,用风力代表风的强度,具体方法就是给风力划分等级。
根据国家标准风力等级,常见的风力等级为0~13级,风力达到6级或以上的风称为大风。其中,0级风的风速为0.0~0.2米/秒,陆地地面物平静,烟可以直直上升。6级风的风速有10.8~13.8米/秒,陆地上大树枝摇动,电线被吹得呼呼作响,人们举伞会感到困难。11级大风的风速可达28.5~32.6米/秒,相当于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速度。人们会看到街头树木连根拔起,窗户直接被刮掉,部分房屋受损。自有气象数据记录以来,重庆出现过的最强风力等级为12级大风。
造成本次“重庆大风”的“势力”有两个,一个是从四川逼近的强对流天气,另一个是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南下。从卫星云图上可以看到,当日傍晚在四川盆地南部的确出现了强对流天气。
出现弧状云线要警惕
如果想通过卫星云图识别强对流天气,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对流云。
大气一般处在一种不稳定的、上冷下暖的状态中,当低层暖空气上升时温度会不断降低,水汽从而凝结形成云,也就是对流云。零散分布的对流云团并不需要过多关注。但如果对流云团逐渐聚集、增多,尤其是出现一些有特殊形状的云线,就意味着强对流天气可能要来了。弧状云线就代表着这样一类强对流天气。
在卫星云图上,弧状云线表现为一条向外凸起的很窄的云线,它刻画出了由雷暴产生的冷空气外流边界的前沿,这一边界又称为阵风锋。当雷暴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强降水伴随强烈下沉的气流(或称下击暴流)在地面形成冷性中高压,下沉到地面的冷气流会向四周外流,并形成一个弧状外流边界,外流气流与周围气流相互作用,产生由积云、浓积云组成的弧状对流云线。
如果出现了弧状云线,就预示附近可能要发生强对流天气,须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注意出行安全。
东北冷涡与卡门涡街
除了弧状云线,卫星云图上常见的强对流天气系统还包括东北冷涡和卡门涡街(也称卡曼涡列)。
东北冷涡是产生在东北地区的一个深厚的冷性天气系统,虽然“坐镇”东北,却能“搅动”其他地区的天气,带来暴雨、暴雪、大风、降温、沙尘、强对流等高影响天气。东北冷涡在卫星云图上呈现涡旋形状,冷性气柱呈逆时针方向不断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会有一股股冷空气甩出来,产生强降水。
东北冷涡移动缓慢,一般维持3~5天,最长可达10余天。看见卫星云图上有东北冷涡逼近,出门要记住备伞,注意适当增减衣物。
卡门涡街则是低层细胞状云系,在卫星云图上的形状像流动的“云瀑布”。它是流体力学中重要的现象,是指流体横向流过圆柱体时,在圆柱体背面的两侧交替产生旋涡,且在脱离后形成旋涡尾流的现象。去年5月,深圳赛格广场大厦摇晃事件,就与卡门涡街有关。建筑物在大风中有因为卡门涡街而引起共振的风险,需要特别留意。(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