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区特色科普活动入选《案例精选》通信“天路”渝北区老科协组织专家培训桃李树栽植技术垫江县评选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武隆区科协调研科普文化重庆云终端情况北碚区增补为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单位
第10版:科技服务·科普
上一版 下一版  
九龙坡区特色科普活动入选《案例精选》
通信“天路”
渝北区老科协组织专家培训桃李树栽植技术
垫江县评选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
武隆区科协调研科普文化重庆云终端情况
北碚区增补为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单位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4 月 1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普中国

通信“天路”
实现太空授课和问答

  “在太空可以跳得多高?”“古生物在火星或月亮上能存活吗?”日前,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举办“天宫问答——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与美国青少年问答”活动。数百名美国中小学生、老师和家长与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航天员进行了交流。太空授课和问答活动已举办多期,你知道稳定清晰的画面和声音到底是怎样从九天之外传回来的吗?

  天地通信传输“天路”

  太空授课和问答信息能够及时传输回地面,首先要归功于一条通信传输“天路”。也就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研制的,天地之间的一条高效、稳定的通信测控系统。

  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地球上空400公里处围绕地球运行,大约90分钟绕地球一圈,在同一天内航天员们能够见到15~16次日出与日落。但受地球曲率影响,近地卫星无法覆盖全球。如果空间站需要连续不间断地与地面通信,需要在地球上设置上百个地面中转站,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从2008年开始,我国发射了多颗中继卫星,分别是天链一号02~04号星,以及天链二号的01号星。这些中继卫星运行在高度3.6万公里的地球静止轨道上,这一轨道的优势在于,只需要3颗中继卫星就能覆盖全球。在地球静止轨道上,天链系列卫星组成了中继卫星组网,与遍布各个测控站点的统一测控系统形成了一条100%覆盖的“天路”,实现了太空授课和问答活动直播。

  对音视频进行编码压缩

  其中,卫星通信装备作为天地间的“顺风耳”和“千里眼”,是天地话音图像的管理和指挥中心,负责将各测控站点的话音、图像、测控等关键数据发送至中心,为指挥决策提供支持。而地面终端站是中继卫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天地信息传输的关键。天地链路的互为备份,可保证无论空间站飞行轨道和位置如何变化,都能让地面稳定地接收信号,完成太空授课和问答活动。

  要想在手机、电脑或电视机上看到清楚的画面,还需要对音视频进行编码压缩。这就轮到多种天地图像编解码终端上场了。它可适应载人空间站多舱、多场景天地图像传输要求,完成低速图像、高清图像及全景图片等各类图像信息的传输,为天地之间联通构建可视化平台。

  同时,授课过程中,地面工作人员会实时监视空间站上各设备状态和天地链路状态,确保参与授课的所有设备工作正常,帮助航天员在进行太空授课和问答活动时更加得心应手。

  交互应用情景环境照明

  另外,太空授课和问答活动还离不开空间站上的仪表与照明分系统。它具备人机交互功能,能够为航天员操作空间站提供交互及操作平台,同时为航天员在轨期间的工作、生活、出舱活动、交会对接等任务提供情景环境照明。

  太空授课或问答活动开始后,地面上观众认真听讲的画面会同步出现在空间站核心舱内。航天员通过一个大大的液晶显示屏,能够清楚地看到观众们的行为,从而能够在授课过程中形成即时互动。这个液晶显示屏就是仪表与照明分系统的重要设备之一。

  情景环境照明也非常重要。长期在轨工作和生活中,单一的照明模式容易给航天员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生物钟紊乱以及睡眠障碍等问题,情景照明可以通过对色温、亮度、照明区域的可控调节,解决上述问题。这些灯具在开关时,除了通过开关板有线控制以外,还有手持移动设备Wi-Fi无线控制功能,航天员们通过手机APP就可以开关灯以及调节亮度、色温等,为活动增加趣味。(本报综合)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