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瑞士日内瓦大学研究人员将一个量子比特存储在一个晶体内,持续时间长达20毫秒,创下新世界纪录,为开发出长距离量子通信网络奠定了重要基础。
最新研究中,在欧洲量子旗舰计划框架内,米凯尔·阿夫泽利乌斯团队成功将一个量子比特存储了20毫秒。为此,他们使用了掺有铕的晶体,这种晶体能够先吸收光再发光。
团队称:“我们在晶体上施加了千分之一特斯拉的小磁场,并使用了动态解耦方法,包括向晶体发送强烈的射频,旨在让稀土离子脱离环境扰动,并将存储性能提高近40倍。”
尽管如此,他们仍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进一步延长存储时间,在确保不失真的情况下,让存储持续时长超过100毫秒。此外,他们还必须设计出一次能存储超过一个光子(使光子发生“纠缠”)的新型存储器,“我们的目标是开发出一个在所有这些方面都表现良好的系统,并于10年内推向市场。”